中国室内丨德国第五代长期养护院空间设计研

德国养老体系发展概况

德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与主要养老模式

德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年代较早,至今已经超过60年。根据年最新统计数据:年底德国总人口数为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21%,8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6%;同时,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12%,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有护理需求的占比34%。数据显示,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深度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对护理有较高需求。德国现有四种养老模式:

其一,为普通住宅居家养老;

其二,为老年社区(CCRC)养老;

其三,为带有流动护理服务的居家养老;

其四,为机构养老,依据德国《机构法》(HeimG)和《机构最低建设标准》(HeimMindBauV),包含安老院(Altenwohnheim)、养老院(Altenheim)、养护院(Pflegeheim)三类,三者既可独立设置,也可组合设置。

▲德国养老机构分类

在机构养老中,安老院和养老院可由老年人自主选择入住,对老年人身体状况无特殊要求。养护院的服务对象则为有长期(至少六个月)护理需求的人,入住人员须经专门机构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后,达到SGBXI(德国《社会法》(Sozialgesetzbuch)规定的护理等级和护理保险相关规定)的要求方可入住。虽然养护院的入住人员不限于老年人,但入住人员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占比为94%,且85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占比为51%。

养护院的护理服务分为长期护理(Dauerpflege)、短期护理(Kurzzeitpflege)、日间护理(Tagespflege)和夜间护理(Nachtpflege),四种护理服务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组合设置。其中设有长期护理服务的养护院为长期养护院(vollstation?rePflegeheim),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截至年底,德国共有养护院所,其中长期养护院共有所,设有床位张,平均每个长期养护院约有床位68张,入住率为89.3%。入住长期养护院的老年人口约占有护理需求老年人口的30.7%,约占老年总人口的3.6%(以上数据均来自年1月16日出版的《德国年护理年鉴》,其数据每两年更新一次)。

德国长期养护院发展历程沿革

德国的长期养护院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设施是养老机构中专业性最强的,自德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一直是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长期养护院在70多年的发展中,历经建设理念的多次变革,至今已经进入第五代,其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如下:

1)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第一代长期养护院以“收容所”(Verwahranstalt)为概念,老年人居室为多人间,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照护。

2)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第二代长期养护院以“医院”(Krankenhaus)为概念,老年人居室人数略减,且增设了护理,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3)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代长期养护院以“居住组团”(Wohnbereich)为概念,老年人居室以20~40人为居住组团,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