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军为何难堪大用德国挂隆美尔画像,
法国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十分希望欧洲能够摆脱美国的影响走自己的路。客观来说,法国在二战后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还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做到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提到的法国力主成立的“欧洲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年,法国民族英雄,大名鼎鼎的夏尔戴高乐将军担任了法国总统,随后推出了所谓的“戴高乐主义”,开始推动欧洲的整合(当然,这出戏要法国唱主角),并且在之后还退出了北约一直到年才重新加入。
戴高乐将军
不过,面对美苏两强的咄咄逼人,法国自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在美苏之外再走出一条路的,法国需要整个欧洲的支持。而法国首先拉上的伙伴就是其老邻居、老对手——德国。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德国已经开始摆脱了二战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了欧洲一支不可小区的重要力量。这时候法国人找上了门来,两国在欧共体的框架下很快成立了“法国-德国混合旅”,简称为“法德旅”,成为了欧洲军的滥觞。这也是欧洲自六百多年前的十字军时期以来首次成立了共同的武装力量。
这个法德旅的总人数差不多在人左右,驻地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在欧洲历史上堪称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尤其是此事还是由法国和德国两位历史上一直不太对付的哥俩共同完成的,因此也让法德两国备受鼓舞。
法德旅
在苏联解体之后,欧盟随即也宣告成立,并且逐步收编了苏联的一众东欧小伙伴。法德旅的规模也开始进一步扩大。
年,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正式加入法德旅框架,随即法德旅也改组成了“欧洲军”,欧洲军队的规模相比法德旅还是增大了不少,据悉一共有一个德国装甲师、一个法国装甲师、一个比利时机械化师(含一个卢森堡连)、一个西班牙旅和一个原本的法德旅,总人数一度有五万多人,后来甚至有消息说增加到了6万五千人。当时刚成立的欧洲军一度踌躇满志,其负责人曾兴高采烈地这样说道:我手中可使用的坦克比整个英国拥有的坦克还多!
德国的豹2坦克
虽然这个欧洲军看上去很厉害,但是从组建之日起,欧洲军就被文化习惯、生活习惯、方式差异等诸多分歧所困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很多事情如今提起来还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首先是语言。
如今欧洲军的正式成员就有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个,此外还有希腊、意大利、波兰和土耳其4个“联系国”。这些成员之间所用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在欧洲军刚刚成立的时候就为这个事情多次进行过讨论。除了法语和德语之外,比利时的佛拉芒人就要求使用荷兰语作为欧洲军的工作语言(比利时北部通用荷兰语,南部瓦隆地区主要讲法语,东部列日地区有讲德语不过人数不多)。随后西班牙人一看也不乐意了,好歹西班牙语也是全球第三大语言(仅次于英语和汉语),这是不把我们西班牙放在眼里?于是也要求将西班牙语加入为工作语言之一。
而这样一来,整个欧洲军的成员就需要掌握四种语言,这对于欧洲军的成员们来说确实是难度很大,尤其是德国人一般中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德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无疑会给欧洲军以后的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发生战争的话,毕竟当年奥匈帝国的例子就在眼前不是。
奥匈的常用语言多达二十几种
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防长加西亚.巴尔加斯就“聪明”地建议:要不大家就用英语算了,这样大家都别争了,对此,法国人气得差点连本国话都不会说了。毕竟欧洲军本身就是为了摆脱美国的影响而成立的,结果却要用英语这成什么样子,再说法国人一般都是会英语也故意不说的主。
法国人对法语的执念很深
最后,欧洲军总算是确定了,工作语言用法语和德语。这虽然已经比四门语言好了很多,但是对于德国这帮大老粗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法国人情况好一些,为了方便一般都派遣会说德语的阿尔萨斯人前往欧洲军服役,这是因为阿尔萨斯在历史上长期在德国手中,乳法啊!)虽然欧洲军方面在斯特拉斯堡和米尔海姆(法德旅驻地)都举办语言学习班,但是也只能是学一些日常用语,对战争中的复杂配合需要的语言能力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阿尔萨斯人有着浓厚的法国心和实际的德国情,对法国人来说,阿尔萨斯是具有异域风情的,去阿尔萨斯可以叫旅游
一位法德旅的语言工作人员解释说:“逐字逐句的翻译根本不行,思维模式太不一样了。”驻斯特拉斯堡的卡尔腾巴赫上校说:“围绕每一个法语单词的翻译都要发生争执。”以至于在有行动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同时在场,两边用法语和德语写下应该去干啥,再同时发布两种语言的工作条文,徒增了很多工作。这让英国人知道了怕是要笑掉大牙。
除了语言之外,甚至连这些人日常的行进队列都很困难。
比如欧洲军各个成员之间连行进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事情虽然看上去是个小事,但是步调不一致带来的麻烦还是很多的。比如比利时军的前进速度比德国人要慢,西班牙人虽然比比利时快,但是要比德国人慢。德国人前进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分钟步,而法国人仅有95步。
甚至在摆臂的动作上大家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法国人把手臂摆到齐胸高,德国人则习惯在其腰带的地方就停止摆臂。立正的时候,有的人双脚打开是40度,有的人是60度,在向后转时法国人从右转,德国人从左边转。可以想象,当他们一起转身的时候会发生多少碰撞现象。在立正的时候,法国和德国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法国人是要求手指放在裤子的接缝处,而德国人要求是手自然垂下。
这让欧洲军即使在阅兵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就像一个德军口中所说:“这还乱着呢。”
其实,这些事情都还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磨合而慢慢消除,更困难的是多方在文化习惯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相比起语言和动作来说要改变起来的难度更高,也更容易让人难以接受。
按照法军的习惯,他们行进到自己总统面前的时候要把旗放低,而比利时军要走到国王面前才这么做(比利时是王国,对国王十分尊重),但法国总统却不是他们的国王。而法国人都是从小接受了大GM以来各位先贤的熏陶,对国王当然是嗤之以鼻。而德军在经过任何人的时候都不把旗放低。这个事情据悉到现在也没法解决。
还有一次,欧洲军的工作场地曾经被德国人挂上隆美尔的画像,这让法国人非常不爽,后面赶紧有人再挂上了法国的勒克莱尔将军的画像,法国人的气才算消了。
勒克莱尔
甚至连帽子的式样都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的漫长讨论才达成一致:帽子是蓝色的,跟法军一样,但是戴法确实从左朝右边,这符合德军的着装规条。
据悉,由于二战后德军常年文恬武嬉,普通德军对法国人的行为举止和发号施令的威武十分羡慕,模仿者也越来越多,这一点也让德军众多高层气不打一处来。
最后,按照比利时相关方面的统计,在英国离开欧盟之前,欧盟28国共有17套坦克系统、29套海军舰艇系统和20套战机系统,这么多系统想共同进行行动的协调难度可想而知。
可见,欧洲军的路还很长。
玩玩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