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退出华夏德制车商若离开中国市场,仅仅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德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中国在汽车行业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是,在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欧盟对华制裁等一系列问题的冲击下,中德两国的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部分德国媒体与政治家更是鼓吹要“彻底退出中国”,主张德国汽车制造商应当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将目光投向其它地方,或者回到欧洲。那么,万一德国汽车公司撤出了中国,这对他们两家公司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中国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轿车和电动车的生产和消费国家。中国市场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最大的收入来源和发展空间。

实际上,德国汽车制造商们早已在中国站稳脚跟,收获颇丰。根据德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管理局的数据,目前已有多个德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分支和代表处。

德国公司已对中国进行了将近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这当中,包括宝马,大众,奔驰,奥迪在内的众多德国汽车公司,在最近几年频繁地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同中国本地公司开展合资已经是一种趋势。

最近一次的收购是大众公司在美国市场40年来进行的最大一次收购。该公司与北京天际集团合资组建了一个以24亿美元为基础的新公司,该公司将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从中国撤资的可能及其影响

虽然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些德国的新闻和政治人士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应当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转战其它地方,或者回到欧洲去。

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白热化,尤其是新型动力系统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所取得的领先地位,使得德国品牌很难与之匹敌。中国对国外品牌的管理日趋严厉,尤其在数据安全,技术转移,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使得德国品牌公司受到了较大的约束,同时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在人权,民主,价值观等问题上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德国汽车制造商应当远离中国,以免影响到自身的名誉和形象。

德国应当同美国、欧洲等国家一起努力,共同扞卫西方国家的利益与价值,共同抵御中国的崛起与影响。他们这样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不成立。

首先,中国的市场的确越来越有竞争力,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创新。德国汽车制造商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不应因此而退缩,而是要主动应对,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实际上,德国汽车公司在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投资,并且与中国汽车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技术交流。通过上述措施,德国企业将进一步提高自身在中国的竞争力,促进中德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行业协作。

其次,中国对国外品牌的规制不是以德国公司为目标,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推动行业的发展。中国在持续放松外资准入限制,优化外资管理服务,保护外资合法利益的同时,始终努力营造一个开放,透明,稳定和可预期的商业环境。

第三,虽然中国在人权、民主、价值观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有分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德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务实合作。中、德同属联合国成员国,双方都恪守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基本原则,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最终,德国虽然同美国及欧洲一起工作,但并不一定就是同中国作对。德国既是欧洲地区的一个主要国家,又是美国的一个主要同盟国,其对外政策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其自身的利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德国应当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作出与本国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致的决定,不要一味地追随美国或者欧洲联盟的意愿和指令。

总之,如果德国公司真从中国撤出,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给中、德之间的汽车业发展带来难以估计的伤害。

所以,这样的说法既不切实际,也不理智。德国汽车制造商应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创新发展的经营方式。为中德两国的友好合作寻找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德友好合作做出更大的努力。

本文就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从中国市场撤出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应对策略作了简要的阐述。如果德国汽车制造商撤出中国市场,对中、德两国都是不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