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德国后,苏联为何选择对日宣战斯大林有

引言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曾爆发过多次的战争,特别是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之后,热兵器的快速发展,使得战争冲突带来的伤亡更为惨重,影响也更加持久与恶劣。而对于这些伤痛和记忆,有些国家选择了铭记,在《小松》曾有这样一句话“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种表达后知后觉的诗句很适合用来形容日本对于苏联加入抗日战争的心理活动,也表现了蓄势待发的苏联力量之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作为最大的法西斯轴心国之一——德国在美苏两国的同时攻打下交困,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而在德国投降之后,苏联并未停下脚步,又将矛头指向了原本签有互不干涉条约的日本,此时的日本已经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侵略了许久,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国家已是千疮百孔。苏联为何要帮助中国打击日本,其中缘由值得深思。图

莫斯科保卫战年7月德国战败之后,作为同盟国的苏联、美国与英国三国聚首,在柏林召开了波茨坦会议来处理战争胜利后的相关问题。对于德国而言,三位国家元首——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共同商议后决定,将其武装力量全部进行解散,并且对纳粹组织重拳出击,不让他们继续留存,以此在德国形成了新的分散经济和民主政治局面。而这次首脑碰头会议,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议程那就是苏联是否要加入对日作战的阵列当中,斯大林其实心里十分明确,一定要打,但因为没有理由参战,便暗示美国总统杜鲁门。当时的美国早就因为日本在年突然袭击了珍珠港而对日宣战,对日本积怨已久,恨不得狂扁日本,见斯大林有合作意向,杜鲁门便马上抛出橄榄枝,将苏联拉入。图

日本偷袭珍珠港不过对于野心勃勃妄图吞下中国的日本来说,他们的心思可一股脑地都放在了中国上,宣称三月之内就能拿下的中国,在中国人民的殊死抵抗中已经过去了近八年时间,硬是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日本消耗巨大。所以对苏联,日本总是低头哈腰,满足他们的各种条件,以免苏联看日本不爽,对日下手。当然苏联不吃这一套也不傻,表面上与日本并未撕破脸还保持着正常的友好往来,就是为了给之后的战斗争取准备的时间。在拥有了充足的作战准备之后,到了年8月初苏联就对当时驻日大使马立克进行正式通知:苏联正式对日作战。当天夜里,斯大林就让苏联红军将领马林诺夫斯基元元帅带着上百万的苏联红军向中苏边境进发。到了第二天凌晨,他们就发动了闪电般的攻击,日军根本没有防备,在苏联红军多个阵点打击之下,日本败兵折将,受到了重创。在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中苏围追堵截,日军不仅在战斗中战死了8万多的士兵,眼见形势不对的10多万日军也举手投降,在战场上被俘获的日本军人竟然高达60万之多。图

日本投降与此同时美国这边也没停下,年8月6日先是在日本的长崎投下原子弹,隔天又在日本的广岛投下另一枚原子弹,表示对当年珍珠港事件的报复,并以此告诉日本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抵抗,乖乖束手就擒才是最好的止损办法。在这一系列的联合打击之下,战场已经失利本土又被炸了的日本已经没有还手的力气,这年8月15日日本的天皇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反法西斯同盟国迎来胜利,中国人民也保住了自己的国家民族。但是为什么苏联会对打败日本有如此大的热情呢,在胜利之后斯大林进行的讲话之中原因就清楚了。年9月2日,斯大林在庆祝战争结束的活动上向众人表示,在四十多年前的日俄战争之中,俄国输给了日本,这是俄国历史上难以让人忘却的一个耻辱,终于在这次的战役之中一雪前耻,为国家和民族挽回了尊严。图

日俄战争此刻,日本才明白苏联的闪电打击目的不仅是帮助中国抵抗外敌,更是为苏联自己争一口气,但发现这一切已经晚了,日本从昔日的战胜国变成了战败国,入侵不成反倒落得个灰头土脸惨败回国的下场。结语二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即使是过去多年,也不能忘怀,这次战争对世界人民来说无疑是伤亡惨重的,因此现在的我们更应该要珍惜和平。对于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被列强侵占的屈辱历史,还有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罄竹难书的罪行,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就当做没有发生,战争带来的伤痛与耻辱国家不能忘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我们也不能忘记,面对列强,中国人民不会轻易退缩。参考资料:《小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1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