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译家言德国汉学家卜松山如何以翻译

中国人几乎把所有西方文化的经典都翻译成中文,但西方人对中国却知之甚少。中新社记者:史元丰万淑艳全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欧洲汉学研究始于年前,而欧洲对中国文献的翻译则始于更早的16世纪。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尽管汉学和翻译在中西交流中发挥了作用,但中西互译之间仍存“不对称”:中国人几乎把所有西方文化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而西方人对中国却知之甚少,原因在于西方的“霸权话语”。年8月,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市花溪开幕,来自法国、德国等24个国家38位翻译家与莫言、铁凝、贾平凹、余华、阿来等50多位中国作家参加研讨会。中新社发贺俊怡摄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中西方之间如何才能消弭隔阂、交流互鉴?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Pohl)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如何通过翻译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之“美”。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您长期研究中国哲学、近代美学,翻译多部中国名著,出版了学术专著,为何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