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德国为什么援助中国那么大,后没有

在抗日战争前,德国一直和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亲密的关系,我们从现在的有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战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德国教官,并且我们的蒋先生的队伍最初一些队伍中当中使用的武器就是德式装备,这让大家一直以为德国一直在帮助中国,还有人撰写希特勒对中国有好感,所以一直想要对中国有所帮助,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的说辞。当时希特勒是一国的总理,他的任何的一个绝对都是要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而且那个时候希特勒刚上台,如果帮助中国队德国没有任何好处的话,就算是他一直愿意帮助中国,但德国的民众是不会答应的!当时德国帮助中国有这样几种的考虑。李德在中国第一、德国在战争中所需要的资源在中国很是丰富,而且成本很低。比如“钨”这个东西,它是可以用来制造坦克和制造穿甲弹的。德国在二战时候所使用的闪电战就是靠坦克来执行的。德国需要的几乎所有的钨,都要从远东的中国进口。还有制造军人用的雨衣,要制造轮胎,需要橡胶,当时世界上主要的橡胶产地被英法控制。德国只能大量使用一种替代品——桐油,而这几乎都来自中国。所以从这方面考虑德国队中国有所帮助是来换取这些战争资源的!第二、德国受到一战战败的《凡尔赛和约》约束,德国许多的武器没有办法去实验,还有许多的德国的教官的一些新的想法没有地方去施展,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在中国战场上去试用。并且德国不光和中国有这样的协约还和许多的军备比较薄弱的国家都有。蒋介石围攻红军的时候,蒋介石这一方有德国教官在指挥战斗,红军方面也有,只是红军这位李德顾问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战场,所指挥的战斗几乎都是失败的。第三、纳粹德国重建军备过程中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汇奇缺。于是中德之间达成了以物易物的军品贸易协定:中国以德国军工急需的有色金属矿石(特别是钨和钼等稀有金属)和猪鬃,桐油等换取德国的武器装备。只是这一切的一些亲密的关系随着年4月所有的德国教官退出中国而结束。为什么德国没有和中国一直亲密的合作下去呢?德国在进攻波兰开始,必须要在远东地区要找一个合作伙伴,当时的中国国力给德国的帮助非常的小。所以德国在和日本建立同盟的同时就必须任何日本在远东所建立的新秩序,如果这时候还和中国联盟,那就要和日本为敌了。那么这时候德国从中国获取的战争资源在多没有运回国内都是无用的。因为德国和中国陆地离得非常的远,所以把战争资源运回国内最好的办法就是海路,依靠当时日本海军的强大,德国是无法将这些东西运回去的。从这点来看德国在中国的最大利益化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后期德国没有在和中国结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2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