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的深层原因浅析1932至19

从年希特勒上台到年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二战,将近7年的时间是纳粹党全面执政的时期。这一时期内,德国的失业率由40%下降至不到1%,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如此亮眼的经济成绩单,也使希特勒从一个不被看好的政治投机家,变成了德国人民眼中的“救世主”。

然而,正是这一段不可持续的“辉煌”,最终把德国和世界拖向了战争的深渊。

序章:凯恩斯主义和沙赫特

要谈纳粹德国的经济,就不得不提亚尔马·沙赫特。

他是一名德国银行家,在年被任命为德国央行行长,次年兼任经济部长,可以说,沙赫特是纳粹德国经济的“总设计师”。当时的德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萎靡不振、国库空空如也,同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正在席卷全球。可以说沙赫特面临的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

沙赫特:我很难

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局面,沙赫特却找到了一种新解法——凯恩斯主义,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学流派。在当时传统的经济学家看来,政府对经济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做法,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自主调节。而凯恩斯认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已经证明了市场调节的失败,政府需要通过财政赤字和政府投资,创造需求,调节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当局,都是凯恩斯主义的践行者。而沙赫特,也是凯恩斯的铁杆信徒。

凯恩斯开创了一个经济学流派

于是,沙赫特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引下,开始了重振德国经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向失业开战

摆在沙赫特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高失业率——老百姓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收入,于是只能走向犯罪或街头革命,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没有工作的原因是没有那么多需求,既然如此,那就创造需求。

沙赫特创造需求的方式,今人看来一定非常熟悉——增加政府投资,大搞基建和制造业。其中最著名的计划就是“帝国高速”的修建,沙赫特规划在德国境内建造超过公里的高速公路。这一工程耗资6亿帝国马克,可以直接创造工作岗位20万个,间接创造工作岗位30万个。

帝国高速建设忙

此外,德国各大城市的居民区开始了翻新工程,工业区的工厂开始重新规划、改建,这在每个地区都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吸纳失业人口。这种方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年到年,德国的失业人口下降了92%。在这期间,政府投资总额达亿帝国马克,是纳粹党上台前水平的10倍以上。德国经济迅速走出了低估,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了解决。

二、可持续发展,谈何容易

短期来看,沙赫特的经济政策显然取得了成功,然而长期来看却面临着几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1.财政赤字。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虽然可以直接创造就业,给德国人民发工资,但是这些基建项目并不能直接增加商业活动,也就无法立刻提供财政收入。这样一来财政赤字就会越来越大,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政府没钱了。

2.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之后,德国人民的总收入和人均收入都增加了,但是德国市场的供给并不能立刻跟上,这就造成了“钱多货少”的局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钱变毛了”。

德国对恶性通胀并不陌生

3.贸易逆差。德国基建所需的大量原材料均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此时世界经济依然处在萧条之中,德国的出口萎缩,这样就会造成外汇净出、贸易逆差。

如果这几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德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三、省钱、借钱、卖钱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沙赫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减少劳动力吸纳成本。一方面,像“帝国高速”工程的工作岗位,工资水平基本固定,不会有太大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希特勒青年团”、“国家社会主义劳工阵线”、“国家劳动团”等纳粹党的侧翼组织,吸纳大量青年人加入,以这些组织的名义去承包工程,进一步降低工资水平。从而达到以更少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的目的。

希特勒青年团吸引了大批青年

2.大举借债、吸引外国投资。政府的钱不够,那就多借点,国内国外都去借。对内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项目对外募资比例。与此同时,德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率先从经济危机中脱身,于是大量国际资金涌入德国,其中投资最多的就是美国。

3.推进私有化,卖国有资产。德国政府出售了包括德意志铁路集团、联合钢铁集团、国家化学制药厂、德意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有企业的股份和资产,获得了大笔收入。同时也让德国的大企业和资本家获得了大量优质资产。

这一套“组合拳”虽然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细细看来,它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支出只能减缓增速,但不能不增加;德国本身市场容量不大,吸纳的外来投资是有限度的;国有资产卖完了就没了,也不能全卖掉。一旦这些措施的“药效”过去,德国经济的问题马上又会暴露出来。

四、扩充军备

此时的德国经济,已经陷入了凯恩斯主义的悖论:需求和就业可以通过政府投资被创造出来,但是新的经济平衡需要时间才能达到。如果扩大生产制造出来的商品,没有足够的市场可以消费,那带来的就是减产、裁员、萧条。但是对以“救世主”自居的纳粹党来说,德国的经济神话必须继续,如此才能维持自身的政治地位。

如果有一种“商品”,有必要生产出来,而且能不进入社会流通,那就太好了。可是有这样的商品吗?

还真有,那就是——军备。军备和国防生产并不产生实际价值,其最终的用途是储备起来以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并不会进入商品社会。而且经历了一战战败,如今重现经济辉煌的德国来说,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恢复德国“应有的地位”,是全社会的共识。

古斯塔夫巨炮

搞军备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吸纳失业人口的好去处,大量“冲锋队”成员在纳粹党执政后得以“转正”成为国防军。一个士兵,他的武器、弹药、被装,背后都是一条产业链。这一招解决了就业、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国防实力、缓解了纳粹党内的权利分配问题、迎合了国内的民族情绪,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举多得,又可以多嗨几年

虽然好处很多,但是军备毕竟产生不了任何价值,只能暂时掩盖经济失衡的问题,并使其实际上变得更加严重。

但此时的德国,已经走不了回头路了。到了年,军备领域的产值竟然占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3%。

五、滑向深渊

德国政府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单靠传统的“省、借、卖”组合拳已经难以支持,所以还开发出了表外融资的办法来搞钱。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EFO”又称“梅福券”,它只是一家公司的商业本票,但得到了沙赫特执掌的德国央行的背书,因此得以“准货币”的形式在德国流通。通俗来讲就是以前借钱是政府借,现在政府借太多不方便了,于是换一家公司出面借,中央银行在后面担保还本付息。由于有近似国债的信用担保,所以大家也就把这个“白条”当成准现金用了。然后政府的投资项目、军备生产项目均由这家公司进行投资、垫资,一个完美的闭环就形成了。

梅福券长这样

这个“天才”的发明,不仅使德国的军备生产继续开足马力推进,还巧妙地掩盖了德国扩充军备的步伐——英法美等国在德国政府的财务报表上是看不到这一块支出的,对德国军备的限制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但是,国债也好、梅福券也罢,最终都是要还本付息的。其中外债还要用外汇还,而德国的外汇早就因为发展军备入不敷出了。在年左右,德国将面临天量的债务到期。对外债务违约,意味着国际信用破产,甚至引发国际纠纷和冲突;对内债务违约,则会引起政局动荡甚至引发革命。

债务危机已经成为了纳粹政权的催命符。

六、走向毁灭

年,德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突破了亿帝国马克,同时德国军备领域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同时,世界经济危机再度爆发,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德国的最大金主美国没有资金追加投资了,开始眼巴巴地等着德国政府兑现本钱和利息。

既然对内筹不到钱、对外借不到钱,再看着手里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那就只有抢了。

年,在纳粹党的内部会议上,希特勒将德国的经济困境归结于德国“有限的空间和庞大的人口”的矛盾。要找到出路,就要向东方要“生存空间”。

年,德奥合并,德军进入维也纳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封奥地利央行,搜刮黄金和外汇储备。

德奥合并“公投”

同年11月,“水晶之夜”事件爆发,纳粹开始把手伸向国内的犹太人。很快,他们的商店、企业被查封,资产被没收,自身则被赶进了集中营。

抢完了奥地利和犹太人,下一个目标是捷克斯洛伐克。年,在英法的绥靖政策下,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被并入德国,其余部分组成傀儡政权“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此时的希特勒,开始了其政治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期:经济神话依然在继续、政治上让德国重返大国行列、军事上兵不血刃吞并了奥捷两国。可以说,此时的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抢下去。对内用军事上的胜利带来政治上的巩固,对外则是把债主直接干掉。

年8月31日,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仅仅5个月后,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终章:饮鸩止渴终归玩火自焚

年到年,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从开始的成功,到为了短期政治利益大幅透支,直至“饮鸩止渴”、“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其内涵的缘由不得不令人深思。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如今量化宽松的时代,美国国债再次逼近债务上限,已经突破了美国的GDP总量,正在向当期利息突破GDP总量的“实质违约”大踏步地迈进。

历史的教训,我们真的吸取了吗?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9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