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迎来巅峰之战,青啤能否保住A股
作者:埃伯巴赫
在刚刚结束的“双11”狂欢中,天猫啤酒销量排名榜单上,排在前三的百威、科罗娜、哈尔滨啤酒和第五名福佳都属于百威英博。
青岛啤酒仅列第四,身后就是老对手华润的喜力和雪花。
这也正是高端啤酒争夺战中,青啤面临的态势:
前有百威英博,后有华润+喜力联盟。
我们引以为傲的青啤能否在日趋激烈的肉搏战中再塑辉煌?
泡沫细腻,麦香浓郁的青岛啤酒,对于山东人来说,从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区域经济符号般的存在。
每年吸引全球各地游客的青岛啤酒节,让山东人拎着塑料袋喝啤酒的豪饮形象,传遍世界,成为山东开放、活力与热情的象征。
年,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先生说:
“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作为山东首家A股和全国首家两地上市的标杆公司,青岛啤酒不仅是A股的啤酒一哥,更成为山东企业稳健经营、大道行远发展风格的代表。
青岛啤酒节老照片,那时的啤酒节,是山东堪比春晚的盛大休闲娱乐活动
但随着本月,华润啤酒收购荷兰喜力集团在华的7家子公司,全面接管啤酒高端品牌喜力在中国的渠道和产品,一场指向青岛啤酒的,最终决定谁是中国“啤酒一哥”的巅峰之战,已然箭在弦上。
而且,决定这场巅峰之战结局的胜负手,就在山东市场!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每个山东人购买啤酒时的选择,都是在为“中国啤酒一哥”投票。
进击的雪花啤酒老大觊觎A股一哥
11月5日,华润啤酒)公告称,以23.55亿港元收购喜力在华7家公司,并和荷兰喜力母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将其下辖的高端品牌,通过华润啤酒渠道引入中国。
早在今年夏天双方开始并购洽谈时,华润雪花总经理侯孝海就曾表示:与喜力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华润啤酒在高端化进一步提速;另一方面是释放喜力在中国市场的潜力,推动雪花啤酒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利润水平。
虽然侯孝海句句在说华润与喜力,但在行业分析人士听来,却是字字在暗指青岛啤酒。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要从眼下的中国啤酒市场格局说起。
从年开始,中国啤酒市场就形成了“五霸争雄”的局面。
华润、青啤、百威、燕京、嘉士伯这五大集团,占据了中国啤酒市场73.3%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啤酒这个以规模取胜的特殊行业,这意味着最终的顶级玩家,只能从这5家中诞生。
能在20余年的厮杀中拼到行业前五,每家自然有其独到的战术和势力范围。
这其中,年才涉足啤酒领域的华润,左手国资强大财力,右手SAB南非啤酒集团专业实力,在全国大肆收购地方啤酒品牌,只用了不到20年,就把雪花啤酒做到了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区域市场占有最广。
只是财大气粗的华润,做出的产品却是便宜实惠,清淡如水。这真不是冤枉雪花,看看华润啤酒的财报,雪花啤酒的出厂价约在2.4元/升,而将农夫山泉ml的批发价换算一下,都能到2.1元/升左右,说华润是把酒当水卖,绝不是虚言。
这就不怪坊间对雪花啤酒的评价:
为什么我只有在喝雪花的时候酒量特别好,因为淡啊。
夺命大乌苏这样的啤酒两瓶就晕,勇闯天涯喝完一箱,什么事都没有。
财大气粗的华润,就是靠着不惜利润率猛砸市场推广,跑马圈地,短短十余年间就拿下了市场份额第一。
在国产啤酒中,雪花的毛利率始终是最低的。
直到年,我国啤酒行业长达20年的正增长结束,产量首次下滑,并持续至今。
当人们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年,国人远赴日本疯抢高价马桶盖的事实惊醒业界:
中产阶级崛起,他们不再满足于廉价劣质的国产品,他们需要高性价比、高质量产品,啤酒行业亦是如此。
于是,大型超市里、高档酒店里,高端进口啤酒、精酿啤酒越来越多,海关进口量成倍增加,吸引着消费升级后的人们。
今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同比下降1.5%,疲态又显;但主打高端啤酒的嘉士伯和百威英博,营收与销量,则分别增长了10%和5.7%。
一升一降间,啤酒市场的风向昭然若揭,便宜清淡的低端啤酒在萎缩;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宁可多花点钱、也要喝点好酒的消费方式。
市场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召唤,华润啤酒与喜力的联姻,正是补充自身高端产品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应有之意。
但在势力范围早已划分完毕的中国啤酒市场,你每扩大一分势力,就意味着有人要流血割肉。
而华润啤酒进军高端最大的影响者,就是青啤。
温吞的青啤
“百年老店”内忧外患
如今的青岛市登州路,德国欧式风情,啤酒馆林立,早已是外地游客必来的地标景点。登州路56号,坐落着拥有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尽管这位中国本土啤酒行业老祖宗在历史上总不乏资本助力,但其扩张的“故事”却始终波澜不惊。有市场人士甚至戏言:
就像喝一杯淡啤,总是提不起劲。
在中国,啤酒的生产原料和工艺从来都不复杂:水、麦芽、啤酒花是基础原料,麦芽制造、糖化、发酵、灌装是主要步骤。在年精酿啤酒走红之前,中国市场上所有的啤酒,都是源自美国技术的工业拉格啤酒。
而且为了降低成本,最大化生产,中国的啤酒企业往往在基础原料中加入大米、糖浆等廉价原料酿造。这导致此前20年,中国啤酒的竞争都集中于规模和渠道,而非产品和品牌。
年即登陆A股,在20年前便已手握10多亿现金的青岛啤酒,却在市场份额上被雪花反超,跟这间老牌山东国企的持重谨慎风格,脱不开关系。
年-年,担任青啤掌舵人的是彭作义,这位颇有野心与眼光的总裁,率先带领青啤完成全国性战略布局。5年间,青啤共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曾经创下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青啤的品种数量也上升到多个。但还没来得及对收购企业消化整合,彭作义就在年因心脏病发作突然逝世。
高峰时,青啤在全国拥有98家啤酒生产厂
面对规模膨胀、成本增加、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新上任的总裁金志国决定放慢扩张步伐,向精益化管理转变。这对于青岛啤酒的直接影响是,经营逻辑由“做大做强”转为“做强做大”。
然而这一放缓的五年,给了刚刚进场的华润难得的成长窗口,至年,华润啤酒已经拥有近50家啤酒厂,销量达到53亿升,而此时青岛啤酒的销量只有45亿升。
自此,华润啤酒超过青岛啤酒,成为中国啤酒销量第一名。
此后,青岛啤酒一度与华润展开跑马圈地的市额大战,一度将市场份额之差,缩小到年的5.8%。但随着当年金志国以个人健康为由辞职,之后四年,青岛啤酒在市场份额又一路下滑,尤其随着原珠江啤酒总经理、青啤营销总监严旭的逐渐边缘化,青啤在华南市场的份额被大幅蚕食。
根据欧睿国际统计,至年,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之差已经扩大至8.4%。那一年,虽然青啤的毛利率在发力高端产品下升至41.60%,但销量和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更是下降39.09%,创近八年最低。
可以说,青岛啤酒在低端产品上,已经丧失了与华润打价格战抢市场份额的底气,转而退守中高端产品线。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青啤在营销上的温吞。在济南街边任何一家中等规模的便利超市,青啤经典和雪花勇闯天涯的零售单价都在6元左右。
但青岛啤酒采取的是一箱进货价48元返点6元,如果商家答应锁店(对品牌进行专卖)再返10元,相当于进货价32元。而华润啤酒则直接28元一箱放货,没有什么附加条件。
这就是业界所称的青岛啤酒的“堆”式营销,更在意店面陈列、渠道掌控;而华润啤酒的打法就是“送”,哪怕没有独占渠道,但是走货量大大增加。
双雄过处,寸草不生,山东终成决战之地
过去20年,中国啤酒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市场饱和的高速发展。在这个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从来拼的是“量”而非“质”。
直到如今,当市场上终于只剩下了华润与青啤双雄争霸,较量的决胜因素,转向了资本、品质与营销。
与华润携手荷兰喜力一样,早已知道与华润必有一战的青啤,早在去年年底就找到了强援——复星国际。
在接手日本朝日集团持有的17.99%青啤股权后,郭广昌终于圆了自己30年前的梦想。那时,还是穷学生的他,到青岛旅游,为了痛饮一场心仪已久的青啤,花去了两顿饭钱。
这一次,在成为青啤第二大股东后,郭广昌激动地表示将毫无保留地为青啤嫁接复星体育、娱乐资源,在酒店、餐饮、商业地产等领域开放协作。
一个缺高端产品,一个渠道营销落后,为了中国啤酒的巅峰之战,华润与青啤,都储备好了自己的战力。
其实,双雄之战从来就没停歇。年9月,在山东菏泽曹县,青啤与雪花为争夺市场发生了群殴,7人受伤,10余人被拘,再次显示出啤酒行业这个中国江湖味最浓市场的残酷。
不过,一年之后再看这次武斗,也许未来山东市场依然是决定谁能成为“中国啤酒一哥”的决胜之地。
原因来自双方的市场份额构成。
根据华润与青啤双方年的财报。华润啤酒近一半的营收来自东区,其余中区、南区的营收大约各占1/4;市场广度的宽阔,让华润的纵深空间更广。
而反观青岛啤酒,其38%收入都来自山东地区,其次约有16%营收来自华北地区,尤其在东南地区因内部原因销量大幅下滑35.4%后,山东地区如果有任何闪失,都会对青岛啤酒整个公司的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而华润啤酒也在不同场合表示,对山东市场的志在必得,而且只要华润在山东哪怕拿下10%的市场份额,青啤都无法承受。
但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山东市场的严防死守中,青啤又力有不逮。
在山东这个青岛啤酒的大本营,青啤只有崂山一个区域性品牌作为与雪花、哈尔滨啤酒抗衡的低端产品,而青岛啤酒本身在山东也有低端大众产品的属性,反而容易出现自身品牌互相蚕食的情况。
而山东市场的激烈争夺战已经延续了几十年。
这张华夏糖酒报年的统计图,显示出当年山东啤酒的辉煌与惨烈。
在竞争最激烈的淄博,有多达10个品牌厮杀混战,本地品牌绿兰莎的市场份额甚至不到30%,反倒是莱芜广寒宫啤酒,占据了50%的市场。距离淄博最近的滨州琥珀啤酒,甚至不惜以每瓶批发价1.4元,空瓶回收0.5元的超低价格跨市抢市场。
当年的激烈竞争,让青啤这样的龙头老大都头疼不已,在全国性扩张时选择了先攘外后安内。结果在北上进军北京,将北京五星啤酒和三环啤酒收归旗下时,却被燕京啤酒趁虚而入,于年7月12月,先后并购了莱州啤酒和无名啤酒,又在年投资1.2亿收购了曲阜的三孔啤酒,在山东的产能一下子逼近青啤。
而华润啤酒,也以2.8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滨州琥珀,在山东咬下一块市场。
发现后院起火的青啤,这才掉头杀回。3.8亿拿下鲁中最大的绿兰莎啤酒控股权,17.83亿收购当时山东本土第二大的啤酒企业临沂银麦,并借助自身朝日啤酒的股东优势,拿下烟台啤酒,巩固了胶东市场。
在以约3亿元的价格收购趵突泉,彻底统治济南市场后,青啤才终于完成了对山东市场的大一统。
也许,对于青啤来说,在已经严重陷入红海竞争的中国市场,与华润贴身肉搏,并非上策。
利用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加速全球化布局,快速打开国际市场,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提起中国啤酒,一定是指青岛啤酒。
在当地人看来,作为高端品牌,青岛黑啤的口感与德国黑啤口感十分相似,而白啤与保加利亚的啤酒口感也很相似,甚至比他们的更好。在运输周期等方面,青啤要更优于德国啤酒。
反映在市场销量上,年,青岛啤酒在俄罗斯销量同比增长78%、蒙古国销量同比增长49%、尼泊尔销量同比增长46%。在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市场,青岛啤酒均列亚洲进口啤酒品牌第一。
目前,青岛啤酒已进入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去年青岛啤酒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8%,在上合组织国家家中增长尤为显著。
所以,青岛啤酒作为中国高端啤酒的代名词,其全球影响力不是其他中国啤酒品牌可以比拟的。
华润啤酒只是中国的。
青岛啤酒则是世界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回首华润雪花大一统之路,安徽啤酒界七小巨头:蚌埠圣泉、阜阳相王、淮北雪地、滁州圣力、安庆天柱、舒城龙津、五河皖啤,再无重见天日之时。
其余吉林的雪豹啤酒,辽宁的大连啤酒、大雪啤酒,河南的悦泉、蓝牌啤酒,浙江的钱江啤酒,湖北的行吟阁啤酒,四川的蓝剑啤酒和金威啤酒……都成为雪花勇闯天涯路上的“战利品”。
青岛啤酒的全国扩张之路也是如此,一度,青啤拥有陕西汉斯、山东崂山、徐州彭城、广东山水和福建大白鲨等5个区域性地方知名品牌,形成了“1+5矩阵;结果在群雄混战中,不断收缩到“1+3”、“1+1”,直至目前以青啤与崂山为主力军,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纯生啤酒等为特种部队的阵容。
对于山东人来说,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岛啤酒,也承载了我们对家乡的骄傲与自豪。然而,商业竞争的社会里,从来只用实力说话。
青岛啤酒与华润雪花25年争霸史,带走了多少你记忆中的地方特色啤酒品牌?
这场箭在弦上的中国啤酒一哥之战,你又看好谁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