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显赫一时的本地啤酒,早就被外资控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83.html

都说这届年轻人不爱喝酒了,一提到酒各个避之不及,生怕自己被迫加入了被劝酒大军。

随便打开个社交平台,都有避酒大全,谎称自己酒精过敏的,说自己今天吃了头孢的,五花八门,想着法子把这杯酒避过去。

而且小毛病不好使,劝酒的人不光有酒,还有一肚子喝酒治病的歪门邪道,什么红酒软化血管,啤酒养胃,就差告诉你白酒洋酒能治癌。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喝酒骗术,仰脖举杯的那一刻,杯中酒是到了袖子里还是纸巾上,都是一门魔术般的艺术。

但等你切换到朋友圈,似乎又是另一种画风:

小姑娘们纷纷安利哪种甜甜起泡酒好看又好喝,适合在家搞气氛,衬托着对面的人都朦胧了几分;

小伙子们举着啤酒坐在大排档,手上的烤串小龙虾就没停过,花毛一体是最好的下酒菜,最好电视里放的还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

年轻人讨厌的不是酒,是所谓的劝酒“文化”。

当然,也有令人生厌的酒:动辄成千上万专割韭菜,不喝只送礼的高端红白酒;夜店千八百块开一瓶,结果喝了就上头的假货洋酒;看着花里胡哨一张红票子一杯,结果实物与图片严重不符的鸡尾酒……

而前几天,块钱一瓶的啤酒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华润雪花推出的高端系列啤酒“醴”,一盒两瓶,定价一盒。

日常生活中,大家喝瓶啤酒,不过三五块,也有七八块的,去超市小卖店搞啤酒批发,凭着大绿瓶子,一瓶还能少几毛。

就算是远道而来的进口啤酒,或者是餐饮娱乐场所的附加费用,杂七杂八算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

撇去精酿啤酒和酒吧特调,一瓶的高端货,着实超出了大家的认知。

这款产品的包装实在讲究。产品介绍中,写到啤酒瓶身采用了双耳鲵鱼纹的设计。

双耳鲵鱼纹最早出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晚期,这个彩陶瓶有着深厚的工艺美学和历史价值。

同样,这款啤酒的名字“醴”也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甲骨文中就有“醴”字,根据《周礼正义》、高诱注《吕氏春秋》、宋辞典《玉篇》中的记载,可以认为醴是利用麦芽糖化黍米淀粉,经过短时间酿造带有酒味又没有渣滓的甜味酒。由此可见,醴很有可能就是原始的啤酒。

在礼盒中,除了两瓶酒以外,还有两个酒杯、两个杯垫和一个开瓶器。

这款啤酒并没有在常规线下餐饮渠道销售,超市等地点也难觅其踪,只在线上个别电商渠道和小程序发售。

华润啤酒CEO表示:“醴在啤酒行业没有对标的产品,但醴与茅台同桌一点也不违和。”

而全年限量4万套,也可见其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但从销量来看,似乎并不太乐观。

天猫旗舰店这款产品的月销量+,评论只有8条;雪花京东旗舰店稍微多一些,56条,同储备量来看无法相平。

“醴”的原麦浓度为18.8度,酒精度在8%以上,原料虽然有薏米、百合等常规酒中没有的成分,但其价格却又着实令人望而却步。

网友纷纷调侃道:“泡沫太大了,喝不起。”“我不配买醉。”

作为在国内只有百年历史的啤酒来说,人们与之联想的一向是“畅饮”、“解暑”、“夜宵”、“酒吧”等词汇,从未与“高端”挂钩。

而剑走偏锋的华润,究竟是想割韭菜,还是再次为日渐疲软的啤酒市场掀起新的浪潮,或许还要从这场持续了百年的啤酒大乱斗说起。

1

两个月前,辽宁新增的那例本土病例,带火了沈阳的鸡架。

这位大爷的行动轨迹,让不少人都流下了羡慕的口水:鸡架、抻面、炖肉,每天都在下馆子的他,宛若一个行走的美食攻略。

而除了羡慕大爷K歌旅游下馆子的退休生活之外,也让不少外地人发出了灵魂拷问:

大爷天天都在啃的鸡架,到底是什么美味?

古人云,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鸡架,去掉了鸡腿、鸡翅、鸡爪、鸡胸等,剩下的都是骨头,还有什么好吃?

但沈阳人把鸡架做出了种种花样,烤的、炸的、烀的、熏的……有的香酥入味,有的鲜甜细嫩,人人都能找到自己钟爱的口味,就像再菜的人也能在游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以往提到东北,大伙提到的就是锅包肉、烤冷面,以及小鸡炖蘑菇和猪肉炖粉条,还有不少人不敢尝试的酸菜血肠。

而沈阳人终于感叹,自己的城市之光终于火了。

鸡架的好吃不只在于其本身,还有它带来的附加感受。

就拿烀鸡架来说,所谓烀,就是把食物放到锅里,少加点儿水,盖上盖子把食物弄熟。

烀出来的鸡汤因为水少,味道醇郁浓厚,再来上两根抻面下到汤里,吃一碗酣畅淋漓。

都说东北人爱喝酒,而嗦找寻鸡架上的肉,又是下酒必备过程,寻寻觅觅,回味无穷。

而沈阳人待客三宝,相传就是鸡架抻面,再配上一瓶提老雪,完事儿大家一起去搓澡。

但我们现在喝的雪花啤酒,并不是沈阳人记忆中那个最熟悉的老雪。

年,日本太阳和麒麟两个啤酒公司在日占下的沈阳建厂,生产11度啤酒和高浓度黑啤酒,后来这两个厂合并为满洲麦酒株式会社。

年,日本投降后,啤酒厂停产。同年9月,苏军接管了酒厂,交由秋林公司暂时经营。到了年,啤酒厂被国民党接手,成为辽宁省酿造厂。

年,沈阳解放,改名为沈阳解放啤酒厂,年又改名为沈阳啤酒厂,继续生产麒麟啤酒,而太阳啤酒则改为了旭光啤酒。

除了这两种酒外,沈阳啤酒厂还相继创立和生产了沈阳鲜啤酒、沈阳甜啤酒、星海啤酒、腊梅啤酒等品牌啤酒。

年,啤酒厂的技术人员将原来的配方、工艺方法进行改造,生产出了泡沫丰富、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的新品种,得名“雪花啤酒”。

这就是沈阳人最熟悉的老雪。

但在雪花啤酒刚出现的时候,它并不像现在这样接地气,而是出口商品,一般人根本喝不到。

直到70年代,雪花啤酒逐渐开始面向普通大众,凭票供应,逢年过节,每户三瓶。

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雪花啤酒还被评为全国优质酒。

根据厂史记载,沈阳啤酒厂年产量为吨,而到了年时,产量达到了吨,累计为国家上缴了2亿多万元的税,足见其生意的红火。

红火的不光是雪花,还有其它品牌的啤酒和厂子。

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国家开始扶持啤酒工业。

年,我国实施了“啤酒专项工程”,地方上筹款26亿,建设银行出资8亿,国家出资万美金用来购买先进的流水线设备,我国正式叩开了啤酒生产的大门。

一时之间,创办啤酒厂风靡全国,短短几年时间里,地方啤酒的品牌就多达家,北京有五星,上海有光明,重庆有山城,广东有珠江……

别说省份,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县城,都可能有自己的啤酒厂。

就拿东三省来说,黑龙江有佳木斯的佳凤啤酒,牡丹江的花河牌啤酒,大庆的晓雪啤酒;

辽宁除了雪花啤酒外,还有鞍山的鞍山8度,丹东的鸭绿江啤酒,铁岭的岛城干啤,以及辽阳的辽阳干啤等等;

而吉林则有曾在吉林独领风骚的四平金士百啤酒,风靡一时的吉林华丹啤酒,还有通化的雪狼啤酒等。

仅吉林省,就有50多家的啤酒企业。夏天来上一瓶冰啤酒,既是休闲娱乐的放松,也是引领时尚的潮流。

而伴随着啤酒发展的,还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资本并购故事。在故事中,既有主动出击,延续生命的老厂,也有被收购吞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的小厂。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雪花,正是被收购的一员。

2

年,青岛啤酒靠着收购崂山啤酒、汉斯啤酒等品牌,再加上自身有着强硬的实力,很快坐到了国内啤酒厂的头把交椅,并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

作为内地第一个到香港上市的企业,青岛啤酒在港交所上打破了以往开香槟庆祝的惯例,而是选择了拿着啤酒上台。

另一旁的燕京虽然不及,但也收购了桂林漓泉啤酒、泉州汇泉啤酒等品牌,在广西稳扎稳打,默默赚取利润。

地方政府早年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态度,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大厂会给地方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带来更多的就业和税收,何必非要把着原有产业不放?

彼时,华润创业总经理宁高宁看了青岛啤酒的招股书,发现了啤酒的商机。

很快,年,华润集团就从沈阳政府手中收购了沈阳啤酒厂,成立了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在此前的文章中,乌鸦曾介绍过,华润通过特殊的销售网络铺设方式,把怡宝送到了北方。

那就是收购当地工厂为自己加工,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而也正是靠着这种方式,华润沿海把雪花送到了南方,拿下了天津、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

在攻占沿海省份的同时,华润也沿着长江,在四川、安徽等地开拓市场。

而它遇到最大的对手,就是四川的蓝剑啤酒。

上个世纪末,我国啤酒呈现“北燕京、南珠江、东青岛、西蓝剑”的分布态势,蓝剑占据了四川、重庆市场近85%的份额,在云贵地区销量也很可观。

年,华润雪花进入了四川市场,向蓝剑啤酒发出并购邀请,不出预料被拒绝了。

华润雪花并没有放弃,而是不计成本开始和蓝剑啤酒进行“火拼”,你价格低,我就比你价格更低。

如此两年,蓝剑啤酒拼不过华润雪花,每年亏损将近万元,只能讲和。

年,华润雪花和蓝剑啤酒合资成立了“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公司”,华润占股62%,蓝剑占股38%。

年,蓝剑以25亿元,将手里38%的股份悉数转让给了华润雪花。华润雪花接手后,立刻把所有渠道换成了“雪花”品牌,蓝剑销声匿迹。

每进入一处市场,收购当地啤酒企业后,华润雪花都会把收购的品牌全都替换为雪花,以此加强华润雪花的知名度。

在运作雪花啤酒时,华润雪花想要以清爽、清淡的口感,争夺年轻市场。

并且制定了低价策略,价格相比其他同品牌产品,永远低上那么一点点。

事实证明这种策略非常成功,年轻人记住了“勇闯天涯”,华润雪花也成就了销售连胜的奇迹,成为了全国啤酒市场的老大,坐上了行业第一的宝座。

年中国啤酒行业市场份额

3

除了国内企业的收购并购外,当今国内啤酒行业的市场格局,离不开外资企业的强力推动。

放眼望去,百威、嘉士伯等品牌的广告铺天盖地,超市货架上也摆得整整齐齐。

然而,这只是表象。

当今国内不少品牌的啤酒,虽然还挂着曾经的名字,却已经是实实在在被外资所把持了,哈尔滨啤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年,俄国人在哈尔滨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将啤酒带到了中国,这就是哈尔滨啤酒的前身。

随后外国商人们纷纷在中国建立啤酒厂,比如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的英德啤酒公司,是青岛啤酒的前身;挪威人在上海建立的维纳亚啤酒厂,是上海啤酒的前身……

彼时的啤酒厂为外资把持,多建立在沿海和租界地带,生产资料和技术也被外国人牢牢掌握在手中,生产出来的啤酒也是给在华的外国人饮用的。

再加上侵略战争的因素,国内的老百姓要么消费不起,要么同自古以来习惯的白酒滋味不匹配,所以啤酒在国内也没什么市场。

在后来的故事里,所有啤酒的发展历程,同前面说过的雪花啤酒一样大同小异,先是控制在日本人手中,又是落到了苏联人手里,直到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营时代,开始大放异彩。

同别人不同的是,哈尔滨啤酒在发展历程中,并没有被来势汹汹的华润雪花和稳扎稳打的青岛啤酒收购,而是选择了香港资本。

年,哈尔滨啤酒厂与香港新中港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掌握了资金的哈尔滨啤酒厂节节高升,逐渐开始在各地成立分公司,年销量更是屡屡突破。

年,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还在香港主板上市,被评为香港联交所年度最佳上市公司。

正当它逐渐吞噬市场份额时,一个外资出现了。年,百威啤酒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收购了哈尔滨啤酒,所占股权达99.6%,哈尔滨啤酒历经百年后,又回到了外资手中。

安海斯-布希公司于年创立,旗下有世界最大的啤酒酿造公司、美国第二大铝制啤酒罐制造厂等。

其生产的百威啤酒在世界各地都销量不俗。这个公司自年以来,啤酒产量一直在美国行业之首,占据美国啤酒市场份额的46%,并控制着世界9%的啤酒市场。除了销往世界各地外,还在多个国家设厂,生产啤酒。

财大气粗的外国资本遇上了欣欣向荣的中国啤酒市场,拿下哈尔滨啤酒如同探囊取物,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之后其还把湖南白沙啤酒、湖北金龙泉啤酒等地域性很强的啤酒品牌收归麾下,吞噬着国产啤酒的“领土”。

成立于年的英博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啤酒公司。旗下拥有超过个品牌的啤酒,一路走来全靠收购。

年时,他们就收购了巴西最大的啤酒制造厂商布哈马,之后接连对巴西的南极洲啤酒、欧洲的英特布鲁公司等知名啤酒制造厂商发起收购。

年,英博公司就收购了南京的金陵啤酒厂,发起了对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一轮攻势,并且入股了国家国产啤酒企业,比如珠江啤酒、浙江金狮啤酒等等。

6年,英博以58亿的价格收购了福建雪津啤酒,也创下了外资对中国啤酒企业单笔收购的最高纪录。

8年,英博收购了安海斯-布希公司,两家企业整合成了现在的百威英博。今天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

巨头牢牢把控了大批国产啤酒品牌,把它们都变成了“自己人”。

图片来源:斑马消费

除了百威英博外,嘉士伯也是我国啤酒市场上一大强力的外资。

其先后将云南华狮啤酒、大理啤酒、重庆啤酒等西部知名品牌收入囊中。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夺命大乌苏”,也在年成为了嘉士伯旗下的一员。

嘉士伯拥有了将近20家啤酒品牌,都是不少人记忆中的一块。

然而不是所有被收购都会有雪花、哈尔滨那样的好运。就拿山城啤酒来说,这个重庆人引以为傲的品牌,在从3年开始的拉锯战中,终于在年被嘉士伯收入麾下。

但嘉士伯已经开始主推高端线,年,山城啤酒的产量同比下降了8.11%,销量也同比下降了4.26%,跟巅峰时期比,山城啤酒的销量足足下跌了85%。

尾声

当今市场,一切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啤酒市场三超两强,似乎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稳定发展。

但开始下降的啤酒销量,似乎展现了这个市场的乏力。

从年起,我国啤酒的销量和产量都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年受疫情的影响,下滑更是明显。

年中国啤酒销量为.4万千升,啤酒产量完成.1万千升,同比均下降7.0%。

-中国啤酒销量及增长情况

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逐渐开始从温饱转变为了精神享受,需要更多的娱乐活动和消遣。

消费者们不再以便宜作为选择的依据,个性、高端的体验,成为了新的消费点。

普通的工业啤酒不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人们想要更多有意思的新花样。

精酿和高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上掀起了啤酒精酿运动,从美国到北欧,从北欧到南欧,再到南美和日本,现在又到了中国。

起初,精酿啤酒以零散的个体家酿爱好者自发形成协会组织,小规模供应,在酒吧、小众餐馆等销售。

现在,不少精酿啤酒品牌已经从店中厂发展为代工生产,开始自建工厂,面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相对于工业啤酒,精酿啤酒的口感更加细腻醇厚、香味更加浓郁,口味也更丰富,不少人还加入了中国元素,比如茶、水果等等。

短期内,精酿啤酒并不会撼动工业啤酒的地位,但却可以引领潮流,展现啤酒的发展趋势。

不少大厂都开始涉足精酿啤酒领域,比如青岛啤酒举办过“青岛啤酒精酿啤酒品鉴会”,燕京啤酒也推出过三款新型啤酒。

百威英博等也在不断收购美国的精酿酒厂,尽管精酿酒厂的数量剧增,但大体还是被寡头们垄断。

大型啤酒集团们不断吞并精酿酒厂,从而将其推广开来,想要占据高端市场。

华润雪花也是一样,采取了一些升级措施,想要完成“低端靠销量”到“高端靠质量”的过渡。

比如曾推出的“脸谱”系列,就是想借此打开高端市场的大门,但是却不见成效。

去年一年,是华润雪花走向高端的元年,其推出多款高端啤酒,比如“喜力星银”、“雪花马尔斯绿”和“黑狮白啤”等等,但由于疫情影响,虽然高端销量上涨,可整体销量下滑了2.9%。

此次推出的“醴”,也是其向高端市场的一次试水,基本上摸到了高端市场的天花板。

但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一瓶的啤酒,已经失去消费的意义。

其实,一切消费品,都是人类历史的缩影。

千年历史中,既能够感受到意识形态的转变,也能感受到生产力的进步。

啤酒是,饮料是,衣食住行都是如此。

虽然中国早已是全球啤酒第一大国,但是距离第一强国,在各方面都有距离。

靠高端来打破垄断,现在看来并不现实。

参考资料:

快刀财经:中国啤酒简史:“一城一啤”已成往事

财料:国产啤酒受外资冲击,地方品牌被迫“沦陷”,市场或面临洗牌?

前瞻网:洞察: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广州日报:中国或重新定义“精酿啤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