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个怎样的国家真情实感,带你看看德国
1、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同时还是北约、申根公约、七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年,德国的GDP总量达到了4.08万亿美元,按照当前万人口来看,人均GDP达到了4.9万美元,德国以其国内生产总值以国际汇率计居世界第四,以购买力评价计居世界前列,德国汽车生产量仅次于中美日三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德国汽车,全球驰名,耳熟能详的品牌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此外,德国的公路机械、农业机械和医疗器械也都举世闻名!
2、德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论城市建设就像是一个大农村,德国基本没有高楼大厦,大小城市的市中心大部分都是青砖铺地、老旧建筑成片,德国人口中所谓的“新房”,看起来像极了国内上世纪八十年的单元房,德国人的穿着打扮看起来也很朴素,满大街的黑褐灰,基本没有大红大紫那种夸张的颜色,女生也很少会穿高跟鞋,在这里生活久了,不自觉也跟着变得“土”了起来!
3、德国社会很难融入进去,成功融入德国社会要考虑这几点:语言沟通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社交技能以及对当地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理解,许多人学习德国并不是为了融入当地,而是为了能在这里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毕竟,流利的语言沟通可以在生活中提供极大便利,德国人的价值观和独特文化是令我们不能适应和理解的,德国人不讲究人情世故,不理解拼搏奋斗的含义,反而更加在乎及时行乐,对未来的规划很少,子女与父母距离过远,父母年迈也是大多进入养老院,并没有所谓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与背负房贷、车贷的压力不同,德国人更在意下个假期去哪里度假!
4、德国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比较随性,在孩子读书期间,没有强烈的攀比心理,也没有强烈的考大学焦虑,他们更愿意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且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因为考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德国人来说,小学就开始分流了,一部分人选择去文理中学,为日后考大学做打算,一部分人选择职业学校做高级技工,但是在德国的中国家长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她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各种兴趣班,能让德国父母如此轻松的一个原因在于:德国在儿童福利待遇的完善性,让她们养育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5、来看看德国孩子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都有哪些吧:出生补贴是欧元、奶粉补贴是未满18岁每个月欧元、出生至一岁期间可以领取每月欧的育儿补贴(2-3岁每月领取欧)、儿童金领取至25周岁(在读),分为一孩跟二孩每月欧,三孩每月欧,四孩每月欧、产假是孕妇检查和生产全免、产假6个月、父母双方的育儿假各2年、停职在家的父母之一可以获得父母金,最长可达14个月,每月最高欧、若带薪育儿假长达3年,夫妻双方共同享受福利,并可领取原工资的67%的补贴,上限是欧,另外,德国从幼儿园到中学是免费的,教材、学费、餐费全免,大学阶段的公立教育也免费,但是大学阶段要承担不菲的生活费!
6、德国的年轻人,大学入学率只有30%左右,德国人难道不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实际上,德国拥有世界闻名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接受实际技能培训,而不只是单纯的文化课程,德国学生可以有更高机会获得与高等教育资格相媲美的资格,这种体系鼓励年轻人迅速进入工业性岗位,成为一名工人或者管理者,而且,工人就业后待遇不低,工匠和技工的职业被高度重视,蓝领要比白领更受欢迎,并且有较高的声誉,所以,德国年轻人更愿意追求这种职业,而不只是上大学学习文化课程!
7、德国的清洁工收入水平与大学教授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德国清洁工的税前中位数年薪是欧元,中位数月薪欧元,成为一名清洁工需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热爱本职工作,不需要参加职业培训,而大学教授的税前中位数年薪是欧元,同样是工作一年时间,看起来收入水平相差并不多,而德国超市收银员的税前年薪是欧元,如此看来,在德国当一名清洁工真是太吸引人了,但转念一些,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个工作呢?
8、德国也有二手市场,海德堡老城区就有一个旧货市场,与印象中的地摊不同,德国人习惯在每周六的上午出摊,周边的德国人非常喜欢来此逛一逛,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物品,比如:高档厨具、玻璃制品、首饰类、家具装饰类,许多物品看起来像极了摆件,并不像真正买来用的,因为这些东西实在过于精美,值得收藏,当然,这里也有普通物品,比如:旧衣物、旧鞋子、旧内衣、旧背包,一般都是摊主自己用旧的,看起来保存的很好,价格也不贵,即便是二手衣物也不用担心没有市场,因为有一些普通人喜欢购买便宜的二手物品!
9、德国的很多高速路段都是不限速的,一旦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德国司机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自觉,车辆向两边靠,将中间路段留给警车和救援车辆,正因为德国人开车速度很快,在高速上发生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在居民区开车时,时速一般不会超过30km/h,主路时速最高也就是70km/h,对于德国人来说,奔驰、宝马这些都是昂贵的汽车,普通家庭并不会轻易购买,新车买来就掉价,反而老爷车越来越值钱,在德国的4S买车,永远不用担心会买到问题车辆,那概率相当于中彩票,有趣的是:大部分德国人都是不会倒车入库的,而是直接车头向内停车!
10、德国职场是很宽松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分开的,加班是不可能的,德国联邦假期法规定,除了星期日和公共假期外,每年休假不少于24个工作日,而且是带薪休假,德国人在下班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支配,完全凭兴趣爱好,没有人会在背后谈论私人生活,也很少有人会用穿着打扮来攀比炫耀,德国人在一起聊天内容没有房贷车贷补习班,他们更在意去哪里度假,周末的时候,完全就是属于家庭聚会时间,一切与工作相关的邮件和电话都会放在一边,在工会的支持下,德国人很少会有失业的情况,涨工资只需要按照年限熬就可以了!
11、德国老人大多都是为自己而活,很少会选择跟子女有过多联络,他们退休后会选择旅游、看世界,晚年生活会选择在养老院度过,而不只是呆在家里给子女带孩子,在圣诞节的时候,年轻人会将老人从养老金接回来在家里共度节日,德国老人在退休之后,更愿意去完成年轻时未曾完成的梦想,德国人的传统是不隔代照看孩子,那是为人父母的义务,而且,德国人可以享受到完善的生育和儿童福利待遇,生得起也养得起。
12、别看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但德国也是有“穷人”存在的,在德国,若个人收入低于平均收入的60%就被视为穷人群体,德国平均月税后收入是欧元左右,低收入的门槛是欧元,夫妻在家带娃无业的状态,每个月大概可以领取欧元的补贴,维持基础生活是够了,但若想要过上比这种生活更好的状态,需要努力工作赚取每小时10欧元以上才可以,因此,有一些人宁可靠着领取补贴度日,也不愿意出去参加工作,这些“穷人”便有了理由去领取补贴度日,因此,现在德国许多劳动性岗位,招聘的都是来自附近东欧国家的工人。
13、德国人很喜欢晒太阳,却不喜欢晒被子,德国人会在洗衣服之后直接选择烘干,而不会拿到室外去晾晒,因为那样有伤风化,而且容易被邻居投诉,但德国人喜欢去室外晒太阳,或许跟德国阴冷的天气有关系,在德国的公园里,永远不会缺少日光浴的男男女女,不论年纪、身材、肤色,德国人认为运动健康才是美的体现,而不是白白瘦弱的样子,德国人还会搬来啤酒、零食、烧烤炉、音响,这种消遣会持续到天黑或者是周末的整个下午,去过德国的朋友会发现,德国的公园真是年轻人的主场!
14、在德国是很难找到空调的,不管是普通的公寓楼还是老城区,在外面看不到空调外机,甚至富人区的别墅也很少会安装空调,不管是酷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德国人并不喜欢使用空调,一方面是因为环保,一方面是因为安装费用昂贵,除了要购买机器,还要额外付高昂的安装费,动辄一两千欧,还必须提前预约安装,安装时还需要得到邻居的谅解,避免以后因为噪音打官司,而且许多德国人在租房子,搬家的时候需要恢复原状,空调也是要拆下来的,十分麻烦!
15、德国是一个工业实力强大的国家,但德国人却并不喜欢住在城市里,真正的有钱人喜欢住在乡下或者郊区的独栋别墅,带着车库、地下室、花园,享受着静谧的独处空间,在德国的大城市里,很多都是其他国家来的年轻人,本地人一般都会选择住在乡镇,德国以大城市为中心,交通网络覆盖各个村镇,即便是住在农村,想要到城里也十分方便,与其这样,不如去人更少的地方享受生活!
16、去德国旅游、工作或生活,有许多值得打卡的地方,,包括:科隆大教堂、柏林国会大厦、波恩文化艺术展览馆、罗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亚新天鹅堡和德累斯顿画廊等等,而且,德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被誉为“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家”,德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塞道尔·蒙森、欧肯、海泽、霍普特曼、托马斯·曼、黑塞、伯尔因、君特.格拉斯、赫塔·穆勒;德国籍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有:施特莱斯曼、奥西茨基、勃兰特,德国的文学历史最远可追溯至中世纪,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在18世纪的文学走向巅峰,现如今,德国的文化底蕴依然深厚,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学子和文艺青年来此一睹风采。
17、德国堪比“美食荒漠”,留学生或者长期工作者需要学会自己做饭,想要吃中餐的话,可以去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慕尼黑、柏林等城市,这里的中餐厅较多,但味道照比国内差远了,德国本地食物偏咸,多腌制品,多甜品,吃起来会上瘾,每一口都会震惊了味蕾和大脑,推荐品尝德国美食:德式烤猪手、烤排骨、炸猪排、德式酸菜炖肉、香肠、炸蘑菇、意式冰激凌、啤酒等等,这些美食除了难吃,没有别的缺点,德国人很喜欢喝气泡水,超市的货架上有很多种类,购买的时候要区分一下!
18、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在每年的九月底至十月初举行,时间持续两周左右,在此期间,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德国啤酒非常出名,这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拥有1多家啤酒工厂,啤酒种类多达五千种以上,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啤酒王国,啤酒花就是德国人最先运用到啤酒的制作中的,德国啤酒虽然已经达到了精酿的水平,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打着精酿啤酒的幌子,德国人非常喜欢喝啤酒,早上喝、中午喝、晚上喝、祷告前喝、出了教堂右转继续喝,这也练就了德国人的好酒量,在啤酒节期间,消耗量最大的是啤酒、烤鸡、香肠,啤酒节的女服务员身体非常强壮,她们可以一次拿着12只装满啤酒的大酒杯,每只大酒杯重约1公斤,装满啤酒后重约2公斤,所以拿着12只装满啤酒的酒杯总共重达22公斤。
19、德国人的一日三餐与中国不同,德国最丰盛的并不是晚餐,而是早餐,主角是面包,抹上黄油、果酱、蜂蜜、巧克力酱,总之,一切随你搭配,奶酪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德国超市,往往会有一整面墙大小的冰柜是专门销售奶酪的,早餐再搭配黄瓜片、橄榄果、烟熏鸡肉或猪肉,一顿正宗的德国早餐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如此丰富的搭配可以为一上午高强度的工作提供能量,再说午餐,德国人一般会选择热餐,上班族会选择在食堂或者餐厅,面包块配牛肉卷、炒鸡肉配米饭、意面配牛肉、鸡排炸土豆等等,这种搭配都是碳水配肉的组合,再来一杯啤酒解解腻,晚餐一般会在家里做,但都比较简单,典型的德国家庭晚餐都是一些冷肉沙拉、土豆面包、各种奶酪以及一杯葡萄酒,因为热餐已经在中午吃过了,晚上不用太高热量!
20、在德国生活,许多事情需要预约,以看病为例,小病靠抗,大病靠命,德国实行的是家庭医生制,医院,而是先去找家庭医生,电话预约,运气好的话当天拿到号,运气不好只能等两三天,若是急诊,医院挂号,但是一般情况下,医院只接受急诊或者家庭医生转过去的病人,若只是头疼脑热的小病,医院也不行,还是需要乖乖去家庭医生那里排队!
21、德国女生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情,个头高、皮肤好、身材棒、性格开朗,德国女生非常适合当“室友”,而且胜负欲很强,在德国是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的,他们很多都会在德国有一段异国恋情,初次跟德国女生约会,要懂得见面拥抱,德国女生喜欢聊天、散步、喝咖啡,通过谈吐和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人格,而不是简单的物质赠予,而且,即便是第一次约会,买单也不一定完全是男方来承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