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为何频频出逃印度,忽悠在印度历史
#印度外企跑路#
最近印度政府的年度报告显示,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财年的家下降到财年的63家,而“活跃”外企在所有注册外企中所占的比例,从财年的80%下降到财年的66%。
外资企业纷纷出逃印度的原因中除了印度低收入人口庞大、消费能力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印度政府没有实现当初承诺的税收减免和用地优惠,还经常对外资企业进行税务调查,并开出高额罚单,典型的忽悠你进来投资然后再薅羊毛。
印度为何频频“忽悠”外企?“忽悠”在印度的历史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今天我们来聊聊印度历史统一进程中的大忽悠。只有追溯历史才能更好地看清当下。
印度在我们的古称呼中有最熟悉的"天竺",还有叫"身毒",你没看错,全身是毒。没有啦开个玩笑,这应该是古代发音的缘故。说起印度,它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一个国家的名字。在印度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本土政权统一过整个印度大陆,这种支离破碎的局面直到英国人来到之后才得以改变。
英国人用了大约多年的时间逐渐吞并并占领印度诸多地区。可以说是英国人亲手将印度这个国家一块一块给拼接起来的。但与此同时,英国殖民的过程也使得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以觉醒。在印度独立过程中,圣雄甘地起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人民摆脱英帝国殖民统治带来了曙光。
与此同时,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也正是脱胎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以说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虽然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鼓舞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士气。
但是其实那个时候英帝国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二战爆发以后,英国不仅因为印度的民族觉醒问题被搞得焦头烂额,与此同时,面对野心勃勃的德国,英国也有些无力支撑。为了在战争中能有更多的优势,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对印度做出过承诺,说在战争结束的恰当时刻还给印度自由,也正是因为这个承诺让印度看到了独立的希望。
随着年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印度希望英国兑现承诺。但是,印度对于当时英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当时印度殖民地的经济总量占英国的40%,丘吉尔在战争结束以后也有了反悔的心思。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时候理查德·艾德礼取代了丘吉尔接任了英国首相并主张英国在战后实施战略收缩,因此他同意了印度的独立。
在印度独立之前,印巴分治造成的大规模流血程度事件让人记忆犹新。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当时的印度次大陆上还有大大小小多个自治的土邦。大家一听可能觉得特别熟悉,这种状况有点像德国,德国统一以前也是有很多部落组成的。
印度这么多个自治邦非常乱,那么如何让这些土邦加入到印度的版图?这就成为了印度政府最为重要的事情。
这个时候,真正能为印度挑大梁的就只有首届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他的同事帕特尔。为了统一大业,帕特尔特意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统一事业的班底,并草拟了一份加盟协定,有点像加盟连锁店的议定书之类。
与此同时,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也亲笔写信给各个土邦国王,希望这些土邦在8月15号独立之前签署加盟协定。当然尼赫鲁和帕特尔一开始肯定是要保留各个土邦国王的权利和地位的,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承诺,内容大概是:大家来归顺印度自治领(印度联邦),你们原有的权利地位保留,这其实是承诺印度要变为联邦制,类似现在的美国,各州都有独立的自治权。但是当这些土邦大部分签署了加盟协定以后,尼赫鲁和帕特尔又马上就开始着手废除土邦内部的封建专制制度,这个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过河拆桥。
然后尼赫鲁再将那些自治的土邦吸纳为印度自治领的一部分,接着又在年初将印度改名为印度共和国。而当初承诺的联邦制作废了,大部分土邦彻底成为印度共和国的一部分。看到这里大家发现了吧,印度的统一源于什么?源于忽悠,满嘴跑火车。所以现在外资纷纷逃离印度的现象,如果从这个历史的角度看,你会对印度有一个更加立体和全面的看法。
估计那些逃离印度的外资企业肯定心里也很冤,当时说好的税收减免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呢?净开空头支票忽悠人。相比之下,我们的招商引资那可真的是下了血本。印度靠忽悠,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这可能持续吗?人家外资也不傻。所以说做生意如果不是双赢不可能持续,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好的,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欢迎点赞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