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默克尔时代即将来临,中德关系何去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3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回顾近年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并就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积极评价默克尔任内为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习近平指出,“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句话,既是对我们多年深入交往的很好诠释,也是过去16年来中德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人重情重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希望你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德、中欧关系发展。默克尔表示,我对我们十多年来的每次交往都记忆犹新。我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促进了德中关系和欧中合作的良好发展。我任德国总理期间,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力今非昔比,并且展现出巨大潜力。我一贯主张,欧盟应独立自主地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双方可以就彼此存在差异和分歧的问题加强对话交流,相信欧中关系能够克服各种复杂因素继续发展。德方赞赏中方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作努力,愿同中方共同办好庆祝德中建交50周年活动,继续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我将继续为促进德中、欧中理解与合作作出积极努力。凤凰观察:默克尔在中德关系上作出重要贡献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任期已经进入尾声,如何评价默克尔时代的中德关系?请看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的分析——默克尔时代经历了16年,在西方被称为“整个世界的稳定器之一”,因为默克尔善于调和、调解,在处理中德关系上也印证了这一点。默克尔年上任,之后的三年内中德关系是动荡的,但从年以后便开始柳暗花明,中德关系一路向好。到默克尔即将卸任的时候,中德双边关系是所有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中最好的,因为两国间没有核心利益冲突。虽然当时德国的民间、知识界、文化界对中国还是充满批评,但作为总理的默克尔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众所周知,16年来,默克尔12次访问中国,中德关系在很多层面上是互补的。德国以制造业立国,不以金融立国,相当程度上规避了金融风险,最近“德国模式”也被学者们广为传颂。当然,这不是默克尔一个人的功劳,但默克尔在任16年,尤其是后面的12年中,她起到了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重要作用。“后默克尔时代”即将来临,德国对华政策将面临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实际上,德国的下一代领导人,能否从默克尔执政的16年、中德关系由当年的不稳定到现在的稳定且互补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目前
上一篇文章: 身体很诚实两张百亿大单接连落地中国,中 下一篇文章: 德国对华应多一些现实政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