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特征
导读: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文艺复兴体现的是人文主义,但各国的文艺复兴又有不同的特征。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首先,佛罗伦萨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它“不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舞台和意大利民族语言形成的中心,而且是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最早的诞生地和主要的活动地区,世俗教育最为发达,培育出大量思想解放的新型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先进文化。”
其次,14~15世纪的意大利吸收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及阿拉伯先进文化。十四五世纪,拜占庭帝国衰落,奥斯曼土耳其不断蚕食拜占庭的领土,大批拜占庭学者前往意大利定居;这些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以及阿拉伯的文化带到意大利,同时,意大利拥有大量古罗马遗迹,这些都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最后,一些大家族、文化名人和教堂创办了众多的私人学校,培育出大量文化艺术的巨人及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计有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加丘,在艺术上除“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之外,还有“绘画之父”乔托和雕塑奠基者多那台罗以及乔尔乔内、提香等;政治学方面是马基雅维里和康帕内拉;哲学则是彭波那齐、特勒肖和布鲁诺;史学有维兰尼、布鲁尼、瓦拉、比昂多和瓦萨里等;在自然科学方面有达·芬奇和伽利略等。诸多代表人物都取得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不少人被招聘至各国,成为传播文艺复兴的火种。
二、德国文艺复兴的特点
第一,德国文艺复兴的中心在大学。德国的“主要中心不在宫廷或贵族的狭窄范围之内,而是在一些大学之中,如海德堡大学、爱尔福特大学等,德国人文主义者中包括语言学家、文学家、流浪诗人、传教士以及大学中的年轻教师。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到意大利学习参观过,德国文艺复兴基本上是在知识界活动。
第二,与意大利不同,德国文艺复兴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不是复兴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主要兴趣是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敏感,以发表“讽刺文集”和造型艺术而著称,重点是揭批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反动和愚昧“。同时也表现出反对德国分裂,要求德国统一和摆脱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在一部分艺术作品中,反映当时德国社会矛盾和人民题材的内容陆续增多。
第三,由于德国四分五裂的现状,德国内部的文艺复兴也各具特点。南部受意大利影响大,以纽伦堡为文化中心,从事文史著述或翻译工作,中部和西部人文主义中心为科伦等城,那里天主教会反动势力大,保守气氛浓。北部与尼德兰关系密切,受其影响较大,特别重视教会和宗教改革是其特点。德国新兴资产阶级较弱,因而人文主义者的政纲和活动不彻底,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德皇的“改革”上,或企图依靠“教育”以启发群众。
三、法国文艺复兴的特点
第一,由于法国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同盟,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强大,因此法国文艺复兴的早期活动是以宫廷为中心,主要是在王室和一部分贵族之间传播。”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活动于宫廷之中,王公贵族对人文主义者加强笼络和奖励,通过意大利战争,意大利豪华的城市文明迅速传播于法国。“
第二,文学成就较显著,强调民族国家等概念。以贵族龙沙、杜雷为首的“七星诗社”同以拉伯雷、蒙田等为代表的人民民主派之间有明显的分歧和斗争。16世纪时法国社会矛盾尖锐,作品中有所反映。文艺复兴活动中出现贵族派和民主派两个营垒。以巴黎为载体的各类作品,民族观念强烈,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特色的内容较多。波丹的《论国家》主张国家权力至上,影响颇大。
第三,法国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活动同步展开,互相推动又同受挫折。因法国天主教会最早具有民族教会的性质,人文主义者多支持王权。加上意大利战争失败,胡格诺战争的长期性和惨烈,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致使新教的改革夭折,文艺复兴亦未持久。
四、英国人文主义活动的特点
英国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比德、法都晚,其最初的文化载体主要在伦敦和牛津大学,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英国文艺复兴进入高潮,重视办教育,强调培养人们的素养、美德和积极的基督教生活,尤其是人们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人文主义的某些活动,曾受到英王亨利八世的保护。英国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驰名世界,他被誉为“戏剧的奠基人”,英国的戏剧从露天剧场转入剧院,英国资本主义经营性质的剧团是欧洲的首创。
(原文见于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