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动二战的深层逻辑是什么答案在这里
二战发生的根源就是“一份和约”。
二战发生的基础是德国已经强大,需要扩展,需要找回曾经的辉煌。
二战发生的“助推剂”就是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我们仔细聊聊。
1、那是一份埋下复仇火焰的“合约”古代的人们很难想到,会发生“一战”这样超级规模的战争,参与一战的国家总计达到了个,投入的军队人数达到了万人。
战争的结果是:总计有万左右的人死去,多万人受伤。
至于,一战导致的经济损失竟然高达亿美元。
一战为何发生?其本质,无非就是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激化,是要重新划分利益。
战争从年7月28日开始,到年的11月11日结束,整整进行了四年多。
经过长达六个月的谈判后,在年的六月,签下了著名的《凡尔赛和约》。这份和约,有些辣眼睛,就像压在德国人头上的“大山”。
归纳和约部分内容,呈现如下:
①、首先就是赔款问题,要求德国赔偿的数目巨大,合计为亿马克(换算成当时的英镑,是11亿英镑),英法等国要求以黄金支付。不久后的年,感觉实在有些多,减到了亿德国马克,这也有66亿英镑。
这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查了一下,当时,1英镑是6两白银左右。
②、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得交出去,一个都不能留。德国人之前的跑马圈地,算是白费了。
③、德国境内的1.5%的领土直接被划走,12.5%的人口也跟着没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波兰“死而复生”,从被分解到重新独立用了12年,东普鲁士划到了波兰人的怀抱了。
④、划出去的德国土地中,还包括16%的煤产地,还有半数左右的钢铁工业。
本来,德国就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如今还要面临大比例的工业企业的“消失”,这就太痛苦了。
⑤、军事上,德国不可以生产重武器,甚至,重机枪都不能生产。军队上,陆军只能保持在10万军队以下,不能有重武器。空军不能组建,海军只能拥有最多六艘战列舰,六艘驱逐舰,六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潜艇,绝对不能制造。
⑥、不能进出口武器,如果出口商品,要上26%的税。
对于协约国的英法等国来说,这是胜利者应该得来的奖励。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一份耻辱的和约。
和约签订没过两年,因为赔偿款没有及时到位,法国带着比利时,又打进了德国的鲁尔区,这是德国的重工业区,是德国的经济命脉之所在。
德国人是恨透了法国!
“鲁尔危机”在英国等的调解下,解除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也撤了回去。但这样的骚操作,真的很气人。
一战后的德国人民,想不通一个问题:什么要认输投降?
百姓不知道的是,德国人打到最后,还是资源极度缺乏,再打下去,协约国的联军就要攻入柏林了。
一战后的前十几年,德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暮气沉沉的时代,大量的德国人,心中有一股怒气,蕴藏着复仇的火焰。
加上年的德国通货膨胀、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人对英法等西欧国家恨死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协约国”那些国家造成的。
火山在酝酿,合适的时候就会爆发的。
随着一个人的出现,“爆发的时刻”慢慢来临,那个人叫希特勒。
2、德国发动二战的基础:富裕起来了一战后的十几年里,德国人日子并不好过,同时,耻辱两个字也压在很多人的心头。
但是,英国和美国、苏联,都在早期的德国发展上出了一些力。
英国在年间,一直有一个策略:不允许欧洲大陆有一个绝对的大国出现,俄国不行,德国不行,法国也不行。
所以,一战后,英国又开始玩“平衡术“了,偶尔限制一下法国,给德国松松绑。
而美国需要发展经济,而德国需要重建,美国商人发挥的时刻又到了。而苏联,需要像德国这样的朋友,共同发展。
所以,在“鲁尔危机”后法军撤走,在年的德国经济危机后,德国竟然走出了一波“凌波微步”,发展很快。到9年的时候,工业产值又上来了。
9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全球受到影响,德国自然未能幸免,一度,失业率居高不下,全国工人中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失业了,悲伤的气氛再次涌来。
但是,有一个国家,在这个阶段发展在贼快,这就是苏联。9年--19年,欧美各国都在想法抵御金融危机,而苏联却在大踏步发展,没怎么受影响。这个阶段的德国开始和苏联做生意。
19年,希特勒上台了,这是个疯狂的人物,他认为自己“天命在身”,他要创造德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
希特勒竞选时,就喊出了“承诺解决就业问题”等等纲领。在担任元首之后,希特勒喊出“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会有牛奶和面包”的承诺。
接下来,希特勒的骚操作开始了,先是撕毁了一个个条约,开始进行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开始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并统一控制了媒体。
很快,希特勒采取的手段出现结果了,德国人的日子越来越富裕,别说牛奶面包了,就是大众的小汽车,都成了很多家庭的出行交通工具。
人们开始对希特勒越来越崇拜了,德国的年轻人把希特勒当成了偶像和榜样。
发展壮大了的德国人,没有忘记“凡尔赛和约”曾带来的痛苦,没有忘记德意志第二帝国曾经的辉煌。当然,希特勒更是牢记在心。
德国已经富裕了,拿回曾经失去的,成了希特勒伟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如果德国没有富裕,会发动二战吗?
不会的,因为没有发动二战的基础。德国人重新强大了,才有了扩张的想法,这就为二战埋下了地雷。
、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助推了二战的发生(1)德国人得寸进尺
希特勒是个神奇且疯狂的人,他上任之后,好像就是为了打破各种条约来的。这就是个不守规则的人。
年月,德国人出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并且直接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
这个公约是5年制定的,旨在法、德、比、英、意各国认可边界,保持和平。
法国等国是遵守的,但希特勒就不遵守,怎么办?事情还没完,很快,希特勒也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感觉,希特勒撕毁和约,要比撕手纸还容易。
就这,英法等国忍了。
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乱”,德国出兵直接干预。
这是干涉他国内政啊!按理说,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没这个权利的。但是,希特勒不管,爱谁谁,老子就这么干了。
英法两国沉默了,美国也沉默了。
年月,德国人咄咄逼人,把奥地利占了,直接划为自己的一个省。
英法继续纵容。他们好像没有勇气收拾德国,他们有些怕。
年9月,德国大军开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开了个会。希特勒直抒胸臆,想要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理由是那里有很多的德意志民族。
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与的情况下,英国首相张伯伦等人同意德国将苏台德地区占领。
这个协定就叫“慕尼黑协定”,也叫“慕尼黑阴谋”。
捷克人心里苦啊,这是盟友吗?怎么转身把我们卖了?
那么,英国法国有没有条件?有的,条件是:希望德国就此适可而止。希特勒的脑袋点得如和尚敲的木鱼,怎么不行?先要了再说。
很快,大半年功夫,捷克全境已经被德国完全控制了。
到这时,德国彻底膨胀了,原来他们怕我们,那就再取一些土地回来。
这一次的目标是波兰。
波兰体胖,德国有些犹豫。希特勒最后和斯大林达成了协议,两边夹击波兰,然后“分赃”。
于是,在年的9月,波兰在东西两头夹击下,被德国、苏联彻底干败,并再次被肢解,波兰独立仅仅21年,又重蹈覆辙。
波兰人苦啊,英法大哥,你们在干什么?
也就是德国和苏联进攻波兰时起,英法等国表示“开战”!
说实话,有些晚,早上几年,德国绝对不会发展得和发酵的面包似的。
(2)英法等国为何实行“绥靖政策”?
如果你仔细了解过一战,你就明白了英法两国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
英国为何要绥靖?
一战发生后,英国四年时间搭上了.75亿美元。阵亡了74.7万人,万人负伤。
这一战,就让英国这个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得到什么呢?一堆贫瘠的殖民地。
一战后,美国的发展势头更猛,抢占了英国的一些商业,亚洲的日本也开始发力,抢夺了英国在亚洲的一些生意。这种趋势在放大,而不是在缩小。
如此情况下,阻止希特勒?张伯伦真不敢,他怕再一次把大英帝国拖入大战当中。当签订慕尼黑协定后,英国很多国民为张伯伦叫好,因为避免了更大的战争。
张伯伦看来,短时期内,如果英国再发生一次大战,一定会崩溃的。
这个观点没错,二战后,英国确实坠落神坛了。但早干预一定比晚干预好,张伯伦还是没想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他认为希特勒只要适可而止,一切好说。
但他错了,因为希特勒是个“疯子”,你和他讲道理,没用。你让他诚实守信,简直就是做梦。
总之,英国绥靖是为了避免大战开始。或许这也是一种自保的观念吧!
但这观念还是害了英国,也害了欧洲大陆。
法国人为什么“绥靖”?
法国人也是迫不得已的绥靖,他们不想独自面对德国。
在一战时,法国损失比英国还大,一战让法国1.1万个工业企业、座桥梁、26.5万住所、所学校被毁掉。经济损失高达.7亿美元,
一战时,法国阵亡和失踪的人数达到了万左右,有00万左右的负伤者。
法国是一战最大受害国,前期,他们也想从德国人身上找补回来,想要大量赔款,也想要大量土地。但是,这个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土地有了,并不能马上长出大量的钞票,德国人赔款也需要一年一年来。
所以,法国在一战后,其实也在养伤,也在逐渐恢复身体。
这种情况下,除非英国同意开战,否则,法国单方面绝不愿意和德国开战,结果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另外,法国开始采取防御策略,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就是证明。
因此,当英国在不断采取绥靖政策时,法国也跟着英国,采取一样的策略。
总之,英国和法国绥靖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不愿意再大动刀兵。这恰好成了他们的软肋。
两强相争勇者胜,希特勒带领的德国要比英法两国更勇。于是,希特勒要不断扩展,欧洲大陆上的二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回头看,如果英国和法国能够早早亮剑,德国一定不会挑起二战,至少在希特勒的阶段挑动不起来。如果拖到各国把原子弹研究出来了,二战发生的时间就会大大推迟......
回到题目,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
最根本的原因是“凡尔赛和约”,德国被要求大量赔款,还被割去大量土地,还有各种限制,这让德国人过得非常压抑,仇恨和愤怒深埋心底。
当德国发展起来后,有了发动战争的基础,又碰到希特勒这么一个疯狂的人,对外的战争不可避免。
而最有意思的是,在德国壮大过程中,德国屡屡试探英法的底线,英法等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这让德国彻底膨胀,二战的魔鬼之门就此开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