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到底败在哪

一、失败原因多种多样,但根原因必然是战略上的

二战德国,由于在装甲战探索运用方面远超对手,所以同等规模条件下作战能力远超对手,却以彻底的惨败结束。关于失败原因众说纷纭,如两线作战,遇到苏联最冷冬天,没拿下英伦三岛,希特勒瞎干预指挥,等等。

失败原因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可以找出千万条,但最根本的原因必然是战略上的,次要原因不过是战略上原因的具体体现。战略决定成败,而不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是在双方战略上都正确前提下,比较谁细节上做地更好。战略是决定大方向的,直接导致失败的战略原因可能就那么一两条,但归结为实力与目标不匹配太过笼统。

二、战败的根本原因——对国际斗争考虑不足,缺乏大战略思维

二战德国作战能力超强,手下强将如云,却没有一个国际斗争方面的大家,觉得没有一场战争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不行那就两场。希特勒不可避免地忽至关重要的国际斗争,没有借鉴他的前辈、国际斗争大师俾斯麦辉煌经验。战争需要打败的不仅是直接对手,而是利益对立方的联盟,而自己对手数量与自己的贪婪成正比。德国发动二战伊始,在希特勒忽悠下,英法认为德国是在解决中欧边境问题,因此采取绥靖政策。当德国侵占波兰后,英法发现德国目标不是边境问题,便向德国宣战。当德国占领法国并进攻英国时,称霸欧洲的野心暴露,美国出手了,导致德国久攻不下英国,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美国攻击和封锁下,德国要承认失败,要么走极端——攻击苏联。

敦刻尔克大撤退

当德国进攻苏联时,美苏自然联合起来,最终德国几乎与世界为敌,无能的意大利和惹事的日本两猪队友还帮倒忙,败亡是必然的。国际上一个很简单道理,当你的安全利益扩大了,别人的安全利益必然受损,它就要反抗你。你的安全利益越大,别人受威胁越大,对你反抗越激烈,直至拼命。这是国际斗争的本质,被德国纯军事思维忽视,也同样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忽视。大战略思维就是由上到下的思考问题,不会局限某个方面。而希特勒是从下(军事)向上(战略)思考问题,必然失之偏颇。

美国超强生产能力

三、为啥希特勒没及时止损:从盲目自信到铤而走险

从德国发动战争机器,到几乎把欧洲打趴下,德国军事太给力了,让德国误认为没有打仗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看不上谈判、妥协、退让、交易软性政治策略。德国好用的战略手段只有军事,政治被孤立、经济被封锁,只有彻底失败。可以说是成也军事,败也军事,这也如同事物盛衰转变的道理一样。可能对于德国最好选择是,当军事手段受阻时-征服不了英国,及时止损,凭借强大军力做筹码,还会获得一些利益,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不会妥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