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扼住咽喉的欧盟
壹
年11月和12月,这两个月的周日,德国的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奇景:宽阔的路面上几乎一辆汽车都看不到,只见成群结队的人们在马路上散步、玩耍,甚至有人在路上搭起了帐篷。
这一现象的起因,来自一场发生在两个月前的战争。
年10月6日,埃及为夺回之前被占领的土地,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进攻,史称第四次中东战争。猝不及防的以色列本是败局已定,阿拉伯国家胜利在望,没想到这时候,美国再次出手援助以色列,将局面扳了回来。
阿拉伯国家功败垂成,最后不得不在外部施压下,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打是打不过了,恼火的阿拉伯国家第一次拿起了另一种武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停止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出口石油。
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
史无前例的油价暴涨随之而来。年一桶石油的价格是2.59美元,仅仅一年后,就涨到了11.65美元,给西方国家带来了严重冲击,尤其是德国首当其冲。当时德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高达75%,比今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还要高。
尽管时任联邦经济部长HansFridrichs安抚大众不必恐慌,说德国石油库存还可维持半年,但加油站汽油价格依然迅速飙升,轻质取暖油的价格从每升12芬尼一路涨到70芬尼。
特殊时期的马拉汽车
德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督促民众节约能源,国会还通过了能源安全法案,其中规定:"可以根据地点、时间、路线以及使用的必要性,来限制机动车的使用"。
于是,年的最后两个月,普通人被禁止驾车上路,只有警察、医生和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可以获得特别驾驶许可。
当时德国人的反应还算平静,当周日高速公路空无一人时,人们还上高速散步、骑自行车,自得其乐。但德国工业界可淡定不住了,当时有媒体打出了如下标题:"欧洲的灯要灭了吗?""一个匮乏的时代正在到来吗?"
跑到高速公路上散步的德国民众
年,联邦德国在石油进口上花费了亿德国马克,比前一年上涨了%。德国经济遭到重创,汽车销售崩溃,产量暴跌18%,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大量裁员,失业人口首次超过万,而年只有27.3万。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一切似乎都开始重演。
俄乌战争以来,欧洲各国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源价格上涨,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成为重灾区。德国估计每户家庭,今年要比往年多付欧元(约3元人民币)的电费。
随着冬天即将到来,蜡烛和木柴都开始成为储备物资。法国的木质颗粒燃料每吨高达欧元,比以往已经翻番;中国的取暖神器破天荒地卖爆欧洲,一些购物网站悄悄地把“秋冬加绒室内鞋”推上了精选榜单。
习惯了大手大脚过日子的欧洲各国也开始倡导节约。公共部门身先士卒,断热水、停照明、建议远程办公……瑞士政府的建议甚至已经具体到,让居民多淋浴少泡澡、做菜时关好锅盖,从而减少能耗。
为了安抚民心,欧洲各国也开始给民众发钱。
像财大气粗的德国政府,宣布投入亿欧元,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同时向家庭提供能源补贴,一直到年3月。其他国家也都给出一定补贴,减轻民众负担。
不过问题是,这样的方式只能暂渡难关,靠发钱,欧盟各国能撑到什么时候?
欧盟目前的储气量已经达到95%,撑过这个冬天是没问题的,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如果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顶多也就撑到明年2月,到时候必须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
美国倒是能够卖给欧洲液化气,不过价格嘛,去年每千立方英尺只有7.23美元,今年猛涨到了14.37美元,足足翻了一番。法国总统忍不住站出来发牢骚:
“卖给我们欧洲公司的天然气价格,是卖给美国公司的四倍,这看起来很难说是友谊,一点也不友好。”
我把你当盟友,你把我当韭菜。
说实话,欧盟国家大都富裕,普通家庭每年多出个几百欧的电费,也不至于日子就过不下去。
真正岌岌可危的,是老欧洲的工业底子。
贰
在对外方面,历史上的欧盟其实一向采取的是相对务实的态度。
拿德国来说,对华关系方面,从70年代的勃兰特,到90年代的科尔、施罗德,一直到前不久卸任的默克尔,历届德国总理基本都秉持的“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准则——某种程度上,这与我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倒也相映成趣。
当然,由此带来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年,光是大众公司一家,就在中国卖了万辆车,从中国赚走了亿!如果再加上奔驰、宝马、博世这些巨头,德国企业每年仅仅从中国赚的钱,轻轻松松就超过千亿。
欧盟的发达国家,之所以普通人也能够每周工作不到40小时,住着大Hous岁月静好,离不开万里之外的巨大市场。
然而,今年初换届的舒尔茨政府,决定来个大转向。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公然表态,要与中国保持更远的距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性”。作为欧洲经济的老大,德国的态度也代表了欧盟的态度。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德国的工业巨头们,非但不愿离开中国,反而不断加码。比如德国政府的亲儿子大众汽车,10月刚宣布追加对华投资24亿欧元,与中国的地平线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是大众四十年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
宝马也不甘落后,刚给沈阳的新工厂投了亿,同样是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前几天,宝马还打算明年把MINI电动车型的生产线,从英国转移到中国。
看到自家企业这一连串不给面子的操作,德国政府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除了巨大的市场利益,如今逼得欧洲企业不得不远走的,又加上了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
年,也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的那年,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第一次输送到欧洲。发展到今天,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达到了89%,这里面,又有70%是通过管道来输送的。石油更不用说了,几乎全靠进口,来自俄罗斯的比例也超过了三分之一。
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已经被彻底关闭,“北溪2号”干脆被炸毁至于是谁干的,欧洲国家都心知肚明,但也只有哑巴吃黄连。
看看下面这张图,来自俄罗斯的油气管线,就像一条条大动脉,支撑着老欧洲发达的经济,以及普通人小确幸的岁月静好。很多欧盟政客,或许并未真正认真考虑过:一旦这些大动脉被切断,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输往欧盟的天然气管线
对个人来说,电价上涨忍忍也就算了,但对企业来说,了解制造业的都清楚,哪怕能源价格只是涨个10%,很可能原有的利润就被吃掉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现在,随着天然气价格以及电价的飙升,欧洲企业生产成本也跟着大幅上升,为了求生存,它们只能选择往外迁。
欧洲有色金属协会在9月给欧盟的公函中警告:欧洲有一半铝和锌工厂已停产,很多还是无限期停产,“根据行业经验,一旦一座工厂进入停产,很有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开工了,因为重启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开销”。
这些企业外迁的目标,除了中国,更大的受益者,是美国。
据德国《商报》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最近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等巨头。
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正经历着被动“去工业化”,这种趋势如果不扭转,未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都将走下坡路。而美国,一边借战争削弱俄罗斯,一边把高价天然气卖给欧盟,顺便承接欧洲的工业转移,简直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但这个哑巴亏,欧盟眼下也只能闷头吃下,毫无办法。
回望近代历史,欧洲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人才,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唯一在能源上,仰人鼻息,被卡了脖子。人类历史上几次对能源使用的重大变革,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叁
年12月21日,德国北威州鲁尔区哈尼尔煤矿,50岁的尤根·雅库伯最后一次下到地下米深处,将一块7公斤重的“黑色黄金”带回地面,交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手中,后者面色凝重地接过这块黑煤。
它不仅代表着尤根矿工生涯的结束,也是德国开采出的最后一块黑煤。
德国采出的最后一块黑煤
19世纪上半叶,原本只是农业为主的鲁尔区发现煤炭资源,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飞速崛起。像克虏伯这样的钢铁和煤炭企业,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数十万人涌入鲁尔工业区,周遭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小村镇也迅速崛起成为德国重要工业城市。
正是有了鲁尔区的重工业为基础,“铁血宰相”俾斯麦得以统一德意志,也无意中为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全世界提供了底气。这些煤矿,为德国工业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即使在二战期间都没有停过工。
但从年代起,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比重持续下降,而来自美国和东欧的廉价煤又不断涌入,鲁尔区的煤矿企业开始难以为继,倒闭潮接踵而至。伴随着煤矿一同崩溃的,还有鲁尔区庞大的钢铁产业,如同美国的铁锈带一般走向衰落。
德国版“铁锈带”
回想20世纪初,鲁尔区高炉不断拔地而起,拥有小学、幼儿园和众多啤酒馆的居民区,不断在地图上出现,居民区的水电、煤气都由工厂直接免费提供。这一切,都建立在源源不断的煤炭资源上。
实际上,不仅仅是德国,英国也是煤炭大国,而且英国的煤矿大都开采方便,可以说为工业革命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是欧洲能源自主的黄金时代,但这样的好运,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
二战结束后,石油消费量剧增,并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了世界第一能源,欧洲各国的工业设备,也开始从煤炭驱动向石油驱动升级转换。
小时候我们都在课本上看到过中国“贫油国”的故事,不过说起来,欧洲才是正儿八经的贫油区,历史上唯一让欧洲人扬眉吐气的,大概只有北海油田了。
顶着“贫油国”帽子的欧洲国家,从60年代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海地区,但很长时间里一直没开采出石油。
年12月,在北海地区勘探3年、花了0多万美元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再也承担不起勘探亏损,决定打完最后一口井就“收兵回营”。结果,这不抱任何希望的最后一口井,却幸运地发现了超级油田,也从此改变了欧洲的能源格局。
这口井恰好位于“埃科菲斯克油田”上方,可采储量石油2亿~3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加上两年后发现的布伦特油田,北海油田成为世界大油气区之一,逐渐成为欧洲主要的能源供应地。
据英国石油公司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时北海探明石油储量达57亿吨,天然气3.53万亿立方米。曾经石油99%需要进口的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出口国,而这也是英国掌控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最大筹码。
然而,在历经多年的油气开采后,北海油田这一昔日欧洲能源心脏,正面临逐渐枯竭的命运,油田产量越来越低。即使采用了最新的开采技术,其原油日产量还是从高峰的万桶跌至了多万桶。
再加上美国页岩油和国际低油价的冲击,开采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开采一桶亏损一桶的无解境地。有着50年历史的北海石油工业,眼看要退出历史舞台,而西欧国家自身的能源保障,不得不又要看俄罗斯和中东的脸色了。
对欧盟来说,能源问题始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从年石油危机开始,它们不是没想过能源转型,但兜兜转转,效果寥寥。回顾欧洲能源史,虽说是老天不眷顾,这地方缺油少气,但欧盟自家的花样折腾,也是居功甚伟。
肆
上世纪70年代,德国最西端黑森林的葡萄种植地区,在一个名为怀尔的小村子里,原本十分保守的当地农民,破天荒地与来自附近弗莱堡大学城的左翼活动者们站在一起,组织了一场社会运动。
事情的来由是,德国政府打算在此建设一个核反应堆,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是当地的农民群体,而理由也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担心,反应堆冷却塔上冒出来的蒸气云会挡住阳光,影响葡萄的生长,至于放射性,反而没有被当做一个很大的威胁。
这场原本规模不大的运动,经过媒体的报道传遍了全国,很快获得了广泛的民意基础。这场运动的结果之一是,德国在年诞生了一个主打“和平”与“环保”的政党,也就是如今呼风唤雨的绿党。
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大半个欧洲都被放射云笼罩。苏联没有及时公布事故消息,西德政府最开始也遮遮掩掩,让整个西德陷入恐慌:当时整个国家的运动场都被关闭,新鲜蔬菜被销毁,孕妇被告诫留在室内。
如今德国上点年纪的成年人,没有一个会忘记年春天那些黑暗的日子。
80年代德国反核运动
在今天的德国,反核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年联邦大选后,绿党成为执政党,并接管外交部与经济部。从民意角度来说,超过80%的德国人反对核能,这个数字在福岛事故之后变得更高。
实际上,在欧洲反核的不仅是德国,除了法国这个特例,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反对核电。
10年前,核电还曾占到德国电力供应的四分之一,但明年,德国境内的最后三座核电站将被关闭,德国成为西方工业大国里第一个全面弃核的国家。
肆
年正式诞生的欧盟,人口4.4亿,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应该说,过去几十年,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军事上,有美国做保护伞,省下了大笔军费;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红利,自家有技术、有市场,又有俄罗斯这个大号“加油站”提供廉价能源,以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提供廉价商品——所有这些,支撑起欧盟现今的繁荣与富足。
但近三十年来,互联网浪潮中,欧洲乏善可陈;如今如火如荼的新能源革命、人工智能浪潮,又再次渐渐落后于中美。欧洲今天还在维持的繁荣,依然是在吃过去工业革命的红利,凭仗的是强大的工业体系。
现在看来,凛冬将至,盛宴难再,但已经过惯了好日子的欧盟,真的为此做好准备了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