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受限被卡脖,二战德国深陷石油困局,以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m.39.net/pf/a_6169141.html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队,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铺天盖地的飞机,驰骋疆场的坦克和争霸大西洋的U艇。

可事实上由于二战中德国的石油资源极为匮乏,其强大的战争机器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德军数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石油资源,却又由于燃油供应不上导致最后功败垂成。

而同盟国也针对性地对德国的石油系统发动进攻,让德国的石油供应体系走向崩溃最终埋葬了第三帝国。

二战

德国资源丰富却缺油,多管齐下仍然依靠进口

提到德国,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的国家。

在年德国统一时其拥有欧洲名列前茅的国土面积,鲁尔区是欧洲最好的煤炭产地,通过侵吞法国土地获得了欧洲最好的铁矿资源。

因此在19世纪后半叶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年成为了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但在德国统一后不久以石油化工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同时爆发,而德国却非常尴尬地发现其国土范围内几乎没有石油资源。

虽然欧洲面积比我国还要大一点,但直到今天其陆地石油资源也仅仅集中在罗马尼亚境内和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动力机械仍然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德国又在电力产业上异军突起,短时间内也没有被石油资源“卡脖子”。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德国才发现有再多煤也无法驱动飞机和坦克。

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共装备坦克5万多辆,各型飞机11万多架,海军舰艇总数达到多艘。

可一旦没有了燃油供应这些武器全都得趴窝,那么德军的战斗力将急剧缩水。因此在年希特勒上台后整兵备战,如何获取石油资源就成为了重要的战争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年之前德国的石油主要依靠进口,同时也在努力研究煤转化为燃油的技术。

年德国进口石油万吨,绝大多数来自于罗马尼亚,剩余部分则来自苏联,少量来自伊朗、奥地利等国。

在年9月二战爆发时,德国共有大约万吨的成品油储备。但是显然战争一旦爆发其石油消耗量就会迅速提高,所以德国必须与同盟国在石油资源方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石油

争取罗马尼亚政府成功,油田却被盟军空袭破坏

从地理角度讲,罗马尼亚是德国最好的石油来源地。

首先罗马尼亚虽然与德国并不接壤,但间隔的中欧国家普遍弱小很容易被德国所吞并。

而且罗马尼亚石油资源丰富且油品质量好,上世纪30年代时罗马尼亚还是一个农业国,其石油绝大部分只能用于出口。而且在政治上虽然德国和罗马尼亚不是传统盟友,但30年代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压力促使其同德国走近。

当然美英已在罗马尼亚投资了大量石油项目,看到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渴求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罗马尼亚

在年正式开战之前英国就用金钱作为武器,想尽办法从德国人手里抢石油。

英国不但大量购买石油,而且还用各种措施来阻止德国运油。罗马尼亚所在的多瑙河下游地区陆地交通困难,但多瑙河航运能力却很强大。

于是财大气粗的英国人干脆将当时多瑙河中的条油轮全部买下,即使运能严重超过其自身需要也坚决不让德国使用。同时英国和法国也在政治层面拉拢罗马尼亚,希望其在战争爆发之后能够主动断绝对德国的石油供应。

然而让英法没有想到的是,备受苏联压力的罗马尼亚最终在年选择了政治上彻底倒向德国。

多瑙河航运

年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已经同罗马尼亚接壤,这让英法几乎再也没有能力阻止德国获取罗马尼亚石油。

年德国进口的万吨石油中,罗马尼亚的占了97万吨。

到了年德国进口万吨石油,罗马尼亚的石油进口量竟然高达万吨。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空军曾经对罗马尼亚石油设施进行轰炸,但是德军严阵以待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年6月11日夜间盟军第一次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促使德军进一步加大了该地区的防空力量。

在之后的两年里罗马尼亚提供了德国三分之一的石油和意大利全部石油,在同盟国眼里罗马尼亚油田就是德国军队最大的“充电器”。

罗马尼亚石油

可就在德国人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美军轰炸机部队加入了欧洲战场。年8月1日架美制B24轰炸机从班加西机场出发,首次大规模轰炸罗马尼亚最大的普罗耶什蒂油田[1]。

尽管遭到了德国空军和高射炮部队的顽强抵抗,美军投掷的炸弹还是破坏了该油田近四分之一的产能。

之后德国人加强了防范,但是同盟国也认识到摧毁该油田的重要性。

年4月至6月盟军共对其发起24次高空轰炸,投下约13万吨炸弹终于将普罗耶什蒂油田完全摧毁。当年八月苏军最后攻入罗马尼亚时,该油田的产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普罗耶什蒂油田

苏联油田成为德军重要目标,斯大林格勒战役却彻底粉碎其企图

当然德国仅靠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年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国进行了石油禁运;但是苏联却因为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年向德国出口了90万吨石油。

年德国又从苏联进口65万吨石油,同时在横扫西欧时从低地国家和法国缴获了万吨的石油储备。

可以说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的石油储量达到了最高峰;但希特勒却认为苏联迟早要同德国发生冲突,因此必须通过速战速决来彻底消灭苏联。

苏德战争

年德国又从苏联进口了28万吨石油,但6月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也就意味着德国从苏联的石油进口彻底停止。

但希特勒高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快速进攻能力,他似乎没有认真计算从当时的边界线到苏联油田的距离。

结果到年底在莫斯科遭遇惨败时南线德军还在乌克兰苦战,也就是说半年之内还没有在苏联抢到一滴石油。

眼看石油库存已经减少到了79万吨,再加上全面进攻让德军也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在年初希德勒不得不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将进攻重心完全转向南线,目标就是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油田。

苏德战争

为此他下令把原南方集团军群加强后再一分为二,A集团军群全力向南进攻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则在东侧活动掩护其侧翼。

在战役初期A集团军群连战连胜,8月9日占领了被苏联人破坏的迈柯普油田。

8月25日又攻占了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英里[2]。

迈科普石油产区正常产量相当于巴库油田产量的十分之一,可尽管德国技术人员全力修复被破坏的生产设施;但直到年4月仅实现了石油产量每天八十桶,而这也是德国唯一占领的苏联油田。

迈科普石油

可就在德军胜利在望时希特勒居然再次调整了重点进攻方向,B集团军群进攻斯大林格勒成为了德军的主要任务。

结果在原有后勤保障能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A集团军群得到的供应量锐减,德军坦克因缺少燃料而未能再前进一步。

更让希特勒想不到的是全力保障的B集团军群居然最终兵败斯大林格勒,为防止被苏军包围A集团军群只好放弃来之不易的油田仓皇后撤。

此后德军在苏联境内一退再退,再也没能从苏联得到石油资源。

希特勒

进军中东石油产地,隆美尔壮志难酬兵败阿拉曼

有些人分析希特勒给A集团军群的任务还有更长远的规划,那就是在夺取巴库油田之后继续南下占领中东的石油产区;从而在获取更多石油资源的同时,阻止同盟国从中东获取石油补给。

而进军苏联时希特勒还派出另外一支偏师去夺取中东的石油资源,那就是“沙漠之狐”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3]。

虽然今天北非的埃及、利比亚等国也是世界重要石油产地,可在二战时期北非的石油资源没有得到开发。

所以德军最开始进入北非,只是单纯为了支援盟友意大利。但是希特勒在制定苏联南部作战计划之后,突然想到可以让非洲军团由西向东攻入中东地区。隆美尔指挥部队将英军打得丢盔卸甲,并一度威胁到了埃及首都开罗。

二战

然而同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打到开罗附近的德军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不争气的意大利海军根本无法保障非洲军团的后勤补给,此时德军的燃油和弹药都已经告罄。

结果在年11月英军在阿拉曼附近彻底击败非洲军团,并将其一步步向西赶到了突尼斯。

如果我们把德国非洲军团进军单纯看成是获取中东石油的军事行动,那么希特勒此举就是绝对意义上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希特勒

煤化工难堪重任,盟军轰炸彻底消灭了德国石油系统

虽然二战前期德军一路高歌猛进,但残酷的事实却是直到年德国全面转向战略防御时,其除了罗马尼亚之外并没有获得任何稳定的石油来源地。那么德国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煤化工。

虽然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能源但煤主要成分仅仅是碳,要想形成石油那样的碳氢化合物就必须与水或氢气反应。

年德国科学家贝吉乌斯,首次发明了在高温高压下将煤加氢液化生产液体燃料的方法。

年德国建成了煤处理量为5吨/天的试验装置,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生产的煤直接液化厂。

石油

年二战爆发时德国共建成投产12套煤直接液化装置,到年油品生产能力可以达到万吨/年;可以为德军提供2/3的航空燃料,和50%的车用燃料。

可即使完全不考虑煤制油相当于进口石油40倍的高昂成本,德国合成燃料的实际产能也只能满足军方要求的40%。

到了年底德军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盟军展开了对德国一轮又一轮地狂轰滥炸。

同盟国非常清楚德国的石油供应非常脆弱,从年5月开始重型轰炸机重点照顾德国的煤化工设施和石油储罐。

二战

这一年开始轰炸之后的四个月内,德国的每一个重要的燃料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

德国的航空汽油日产量下降到了桶,仅仅是年前四个月平均产量的6%。虽然德国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英勇战斗,但每月最少16万吨的石油供给量到了9月份急剧下降到了1万吨。

从罗马尼亚油田被严重破坏开始,德国的石油资源就开始入不敷出。

为此德国海军被迫削减了U艇的出击次数,这反过来又让同盟国运输了更多资源来发动诺曼底登陆。

罗马尼亚油田

德国空军也被迫大幅度压缩飞行员的训练时间,同时在机场采取一切措施来节省燃油。这导致了德国空军整体战斗力迅速下降,在年底就把德国的天空拱手让给了盟军。

即使是相对用油较少的德国陆军,也被迫从机械化退回了骡马化状态。不但其步兵师迅速抛弃了全部车辆,装甲师的规模也在迅速衰减。

到年初德军装甲师仅有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装甲车营,全部火炮只能由马匹牵引。这又导致了德国陆地战场的进一步溃败,损失了更多的石油储备和工业设施。

德军装甲师

年11月为了垂死挣扎,希特勒亲自制定了阿登反击战计划。但是制定计划时就发现已有燃油只能让德军坦克前进不到公里,为此将占领盟军的油库作为此次战役取胜的关键。

但是由于情报失误,德军在战役前期缴获的石油还比不上自身消耗。

到战役后期盟军开始全面反攻时德国的铁路运输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而后方运往前线的油罐车不是被堵在路上就是被盟军飞机所摧毁。

结果许多在前期战斗中毫发未损的重型坦克,仅仅因为没有油而不得不被士兵抛弃。

希特勒

阿登战役不但让德国装甲部队再一次遭受严重损失,还进一步掏空了德国的石油储备。

到了年初由于石油资源基本枯竭,德国的战争机器开始走向总崩溃。即使拥有最新锐喷气式战斗机,德国空军每日出动的架数屈指可数。

即使能够再生产一些坦克车辆,大部分德军也只能靠两条腿和骑自行车来机动作战。

当年5月德国最后投降时,残存的德军已经没有任何机械化装备能够开动。

参考资料

[1]二战美军的超低空行动-普洛耶什蒂大轰炸.铁血网.-12-28

[2]高加索会战:德军未能染指能源产地.搜狐.-07-21

[3]李国斌.试评“沙漠之狐”——对隆美尔军事指挥艺术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48-5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