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不缺钱,为什么选择德国留学故事多
前一阵和朋友聊天,她说自己非常郁闷。为何?她儿子在德国私立文理中学读了高中之后,前年考上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学的信息技术。按说这个学校和专业都相当好啊,可她的一个同事总是敲打她,问她为什么送孩子到德国留学。
“你家又不缺钱。”这是那个同事的原话。背后暗含的逻辑大家自然都懂,无外乎德国属于二流留学目的地,能去英美的都尽量去了英美。大学不收学费不假,但如果不是因为经济因素,去德国岂不是“太亏”了?
真正应了一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本无大碍,但如果擅以自己的观点来质疑或要求别人,很多时候不仅无聊而且无益。
去任何一个国家留学,其实都是一种个体选择,并不存在一致的价值观或者通用的生活方式。即便有大数据统计,也未必能洞悉一个群体的真实心理,更别说具体个例的想法了。
我身边的确有不少人系德国留学家庭,他们的确不是因为贪图便宜去的德国。客观地说,德国私立高中并不价廉,一年3-5万欧的学费只是基本,并不包含其它的自主支出;即便是不收学费的公立大学,如果想提高生活质量,可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有的学生在慕尼黑租房一个月要欧,并不是人人都节衣缩食,给经济强大的祖国抹黑。
那么,在把留学视为投资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德国呢?从我自己接触的小样本人群来看,他们有这么几种情形:
机缘巧合
很多家庭在决定孩子的留学去向之前,会带孩子以自助旅游、游学、夏令营等方式了解不同的国家。别小看了这种直观感受或者亲身体验,它往往能凌驾于数据分析或理性判断之上,影响人们的选择。
朋友一家喜欢四海周游,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去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地。
几年下来,走过的地方多了,孩子就有了自己的倾向:在这些国家里,他最喜欢德国。有一次他们乘公交车的时候,孩子的背包落在车上,里面装着IPAD、钱包、书本等用品。但所幸的是,没有人拿走这个包,热心的司机在下一班车的时候把包送到约定的站点。这件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好感也强化了孩子到德国读书的意愿。
我的另一个朋友曾经到德国访学一年。他把孩子带到柏林的一所小学读了五年级。孩子通过这一年的熟悉,激发了留学德国的兴趣。此前他们家从未想过能与德国产生任何联系。所以孩子回国后就开始重新规划学业,在9年级的时候又赴德读高中。
尽管最终的选择类似,但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留学故事。所谓机缘巧合,并不是拍脑袋的鲁莽决策,它发端于全面的评估和理性的分析,但往往由很小的感性要素引领,从而改变人生的走向。
德国的教育质量是货真价实的,即便它不是一流顶级,只要适合自己,能在可行的范围内达成最好的自己,这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任何时候,再优越的环境也不能确保我们成功,关键要看个人的内在驱动力,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自我挑战
这些年,关于德语难学、德国留学辛苦、德国大学毕业不易的说法四处流传。每个考虑德国留学的家庭其实都是有心理准备的。
我曾认识一个女孩,从小的性格特点就是好强,各种“不服”,喜欢挑战别人认为困难的事情,因为这样更有乐趣和成就感。德语不是难学吗?如果听别人说难,自己就打退堂鼓了,那才是真正的弱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自己不尝试怎么知道难不难?女孩小学四年级开始自学德语时,亲朋好友中也有很多怀疑论者:
别人都报班,自己学能行吗?英语都没扎实,就学二外,不怕搞混?现在学太早了吧?拔苗助长!学德语有什么用?还不如多研究点奥数。
等过了三年,女孩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亲友们大吃一惊: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真学出来了。
女孩到德国留学,也是抱着挑战一把的决心。为什么本硕加起来要七八年?难道真的无法五年完成?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她在海德堡读的企业经济管理,妥妥的五年毕业,中间还穿插了两次实习和若干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整天窝在图书馆里苦读。
她并不认为自己聪明,关键还在于时间规划和学习方法。当然,语言基础是个前提。她的好多同学都是留学前急就章学的德语(大多一两年出师),自然不能和她八九年的“老资格”相比。
小众做派
在做重大的决定时,大部分人觉得跟随主流最安全、省心。在留学市场上,当人们面临多样化的路径而无所适从时,顺从大势基本上不会有错。但这样的风险在于,竞争也很激烈,边际效益降低,且未必适合于自己的个性需求。
我的某个大学同学就擅长特立独行的小众方式。他对儿子的教育总是与大多数人反着来。别人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他儿子从来都在家里自学(除了那些艺术类的项目,必须跟着老师学);别人花钱让孩子随团游学、插班体验微留学,他们偏要搞个家庭私塾,自己带孩子边游边学;别人给孩子选择二外,一般都是法语、西语、德语等,他们非得来个拉丁语!
原来这孩子在小学时就有个当医生的理想。一般人对小孩子的这种豪言壮语并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们远未定型,理想说变就变,兴趣说走就走。但当小孩严肃地问他们,到国外学医需要什么条件时,他们觉得有必要认真对待了。
之所以从拉丁语入手,是因为很多医学名词都有拉丁渊源,掌握拉丁语有利于查阅医学文献;拉丁语作为一种桥梁语言,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语种将会容易很多。男孩的第三外语选的就是德语。他在德国读高中时,学校里立志学医的同学们都额外选修了拉丁语,他很庆幸自己提前学了语言,可以把省下的时间用于攻读其他的课程。
去年,男孩以ABITUR1.0(德国毕业会考最高分)的成绩考取柏林夏瑞蒂医学院。这所学校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医学界都大名鼎鼎,但大众知之甚少,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相形之下,海德堡和亚琛医学院的“名头”则要大得多。男孩又完美地避开了主流选择。看来这与他们家庭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大有关联。
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所作所为只要是合理合情合法合适的,并不欠别人一个解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是完美无缺的,只要能让自己有一个适宜的发展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选择价值的最大化,那就足以。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经历的德国教育怎么样,并不代表其他人也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