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二战纳粹德国闪电战前期的胜利巴尔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80.html
巴尔干半岛

1.闪击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故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一战就是在此地爆发。纳粹德国的如意算盘是:占领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希腊等国,便可控制东地中海,进而夺取英国在近东和北非的殖民地,也可封锁苏联的黑海出口,建立进攻苏联的南方战略基地。因此,控制巴尔干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用制造纠纷和军事入侵相结合的办法插手巴尔干。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先后加入了轴心国军事同盟,成了法西斯德国的帮凶和附庸。

在德国占领整个巴尔干半岛,建立“欧洲新秩序”的计划中,夺取南斯拉夫是重要一环。起初,希特勒企图利用德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影响,以及强大的军事压力,达到“和平”占领南斯拉夫的目的。但当局的卖国求荣引起了全国的抗议浪潮,亲英派最后夺取了政权,而后宣布在欧洲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废除前政府与德国建立的同盟关系。希特勒恼羞成怒,迅速制订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闪击战的计划。为实施这一计划,纳粹德国及其盟国动用了80多个师、多架飞机、近辆坦克。而南斯拉夫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缺乏准备,动员不充分,总兵力只有技术装备很差的2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和32个独立团,以及辆坦克和架陈旧的飞机。一开始,德、意空军对南斯拉夫的机场、城市实施猛烈的轰炸。德军第12集团军各师在3个地段上越过了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边境。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仆从国军队也发起了进攻。敌强我弱的形势再加上德国的突然袭击和制空权的优势,南斯拉夫很快投降。

此时,墨索里尼也跃跃欲试,不和德国商量就进攻希腊。希特勒虽对意大利的单独行动极为不满,但也决定在出兵“惩罚”南斯拉夫的同时,另派一支军队进攻希腊。德军以其第12集团军的左翼(6个师,其中包括1个坦克师)向希腊重要城市萨洛尼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两天后就占领了该城市。而后德军继续向南推进。英国政府抽调了六万八千人组成的援希远征军,其中包括一个坦克旅和九个大队的英国航空兵等,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希腊面临的险境。希军指挥部只能从意希前线抽出六个步兵师,但为时已晚,希腊败局已很难挽救。德军两次通过迂回战术打了个希腊措手不及。

希腊城市萨洛尼卡

克里特岛之战是巴尔干战局的最后一个战役。德国为了夺取克里特岛,准备了架飞机,一个空降师,一个山地步兵师,约一万六千人在岛上空降着陆,另有七千人从海上登陆。此外,还有一个山地步兵师和一支伞兵部队进行接应和支援。英国也加紧在克里特岛的布防。英国把几十门重型和轻型高射炮、野战炮、少量坦克以及各种武器和物资运到克里特岛。克里特岛的守军共约4.4万人,其中英军3万人,希军1.4万人。年5月20日,德军航空兵开始对克里特岛进行猛烈轰击,接着伞兵实施空降。英军统帅部对德国采用大规模空降部队作战缺乏充分估计。德军的伞兵尽管损失较大,但最终巩固了着陆场。与此同时,德国空军随即对英军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迫使其撤回亚历山大港。5月27日至28日,德军分别在克里特岛的东部和西部登陆。29日夜间,英军开始从克里特岛向埃及撤退。6月2日,德军完全占领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

2.闪击巴尔干的特点及影响

军事上,在闪击巴尔干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特点,一是德意日法西斯盟国纠集仆从国一同作战,另一特点是开展了大规模空降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二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也是二战中唯一的以空降部队为主实施的进攻战役。德国统帅部之所以决定攻占克里特岛,是因为该岛对夺取地中海中部和爱琴海的制海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空中进攻为主的大规模立体跨海作战的克里特战役对二战中的空降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更加丰富、充实了“空中机动”这一军事概念。同时事实也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克里特岛战役历时12天,德军以重大的代价,夺占了该岛。英军损失1.8万余人,希腊军队近万人投降。德空降部队伤亡1.4万余人,占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运输机损失多架。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国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作战。英美军方却从此加强组建空降师,并在以后近距离协同的地面进攻和登陆战中不止一次地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

政治上,闪电战的不断胜利,让纳粹德国的欲望不断得逞,但扩大的范围和霸权也使轴心国之间出现了离心力,德意之间出现分歧。墨索里尼历来把巴尔干看作是意大利的势力范围。早在年4月,就出兵侵占了阿尔巴尼亚。在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后,墨索里尼对充当纳粹德国的配角逐渐不满。为显示实力,于是抢先向巴尔干下手,于年10月,从阿尔巴尼亚入侵希腊,结果遭到了希腊军民的迎头痛击,最后不得不向德国求助。希特勒虽对墨索里尼的擅自行动强烈不满,但为了巩固法西斯集团在巴尔干的影响,他还是接受了援助的请求国也派出了援军帮助希腊,面对纳粹德国的立体闪击,希腊政府流亡英国,英军也被迫撤退。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英勇抵抗,打乱了希特勒的部署,使他把进攻苏联的时间向后推迟,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3.闪击北非

北非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西欧战局结束后,非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争夺要地。英国退守英伦后,墨索里尼认为抢夺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积极备战。最初,意军进展顺利,但到年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展开反击,意军就接连败北。希特勒为了维持轴心国的影响并保持北非这块战略要地,于是派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前去增援。

现代利比亚

年2月,由德国两个师组成的“非洲兵团”和第十航空队一部,在隆美尔指挥下开赴非洲作战。德军刚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就发现英军有懈怠迹象,便积极准备发动进攻。此时,英军第七装甲师已回埃及,第六澳大利亚师也已调往希腊。隆美尔抓住有利时机,率领德意四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这大大出乎英军统帅部的预料,未及组织有力抵抗,便仓促东撤。4月10日,德意军队包围了利比亚的重要港日托布鲁克,随即向东疾进,直奔埃及边境,并于4月15日占领埃及西部边境。隆美尔两周的闪击,使英军两个月的反击成果丧失殆尽。隆美尔把取得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前一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由于希特勒忙于进攻苏联,不能对“非洲军团”及时增援补充,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在利比亚和埃及边界附近形成拉锯局面。

4.闪击北非的特点及影响

军事上,闪击战的缺点开始显现,纳粹德国进攻的步伐开始减缓。闪电战的问题就在于因为战线过长、持久作战,导致后勤补给不足。随着纳粹德国侵略范围的扩大,战争持续时间的增长,纳粹德国有限的国力与其征服世界目标的矛盾开始不可调和。而此时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不但未有所收敛,反而为进攻苏联做积极准备。

政治上,闪击战的进攻力由于轴心国战略不协调而开始减弱,例如隆美尔的停止进攻,就与希特勒忙于进攻苏联而对北非战场补给不足有极大关系。意大利进军希腊的失败已经暴露了意大利军事力量的薄弱,再加上在东非的惨败,更是表明了这一点。面对此种情况,希特勒从轴心国同盟的立场出发,给与意大利很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援助,这就打乱了希特勒的战略部署,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