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远嫁德国,生下女儿后却后悔不要过
多少人年少时都希望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人愿意付出感情、青春甚至是尊严,但是活到最后才明白,相对于“让人羡慕”,“让自己舒服”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何莉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学时,她遇到了初恋男友,两人感情非常好。大四那年,班上同学陆续都找到了工作,有人考上了公务员,有人进了名企,但是男友和自己都只进了普通的私企。
何莉有点焦虑,自己和男友都来自小城镇,想要在大城市立足脚跟,只能靠自己,她不想再像母亲那样一辈子都待在那个小城镇,从小就立誓要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
毕业两年后,何莉和男友的工作均不见起色,因为英语口语还不错,一次机缘巧合下,何莉经朋友介绍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负责接待外国客户。
在公司,经常会听到一些中国女孩嫁给“外国老公”后从此改变人生的光荣事迹,时间久了,何莉心中竟然期待自己也能认识一些有钱的外国男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何莉认识了38岁的德国男人尼克,他是一家德国公司常驻中国的技术员,两人在一次业务聚餐中认识了,尼克主动要了何莉的电话号码,两人慢慢熟悉了。
虽然知道何莉有男友,尼克还是对她展开了追求,又是送花,又是吃饭,何莉虽然心中对男友有愧,但却很享受被追求的感觉,她幻想着能够通过尼克改变自己的人生。
一个月后,何莉和男友提出了分手,迅速和尼克在一起。
两人刚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很甜蜜的,比自己大14岁的尼克非常照顾何莉,并且还经常和她分享德国的生活趣事,这让何莉对两人的未来更加憧憬了。
然而,好景不长,经历了热恋期后,两人也出现了矛盾,最大的原因就是何莉知道了尼克的家庭情况。尼克在追求何莉的时候出手很大方,这让何莉误以为他的经济条件很好,但是交往之后才知道,尼克在德国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38岁了还没买房。
尼克承诺自己一定会好好努力工作,给何莉更好的生活,两人顺利度过了磨合期,在一年后领证结婚了。
那一年,何莉25岁,尼克39岁。结婚后,尼克被公司调回德国,何莉也跟着丈夫来到了德国定居,随后,她们的女儿诞生了,女儿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有着父亲的深邃五官,和母亲黑色头发。
转眼,女儿已经三岁了,在何莉的朋友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看到一些关于她女儿的照片,照片中的混血女娃笑得天真可爱,简直就像个洋娃娃。
移民德国,住着拥有花园的独栋别墅,不用工作,时不时陪女儿去学各种兴趣班。在朋友的眼中,何莉确实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真的那么完美吗?
今年暑假,何莉带着女儿回到了中国,高中同学聚会时,我们看着何莉身边的洋娃娃,羡慕地说:我们之中最幸福的就是何莉了,不仅移民了,还有老公养,生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女儿。
不曾想,何莉却无奈地摇摇头,在我们多次追问之后才知道,何莉这些年过得并不好。
丈夫的工资并不高,在德国只能维持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住的房子至今都是租的,经济拮据的时候,何莉想吃一顿中餐都难,因为德国的大米太贵了。
何莉每年只能回国一次,不是不想,只是因为机票太贵,一次来回就要一万多,这一次的机票钱还是何莉的母亲买的,
而自己之所以不出去工作,是因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德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何莉虽然已经学会了德语,但是对计算机却一窍不通,再加上自己是外国人,想找合适的工作真的很难。
最重要的是,如果她出去工作,女儿就没人照顾,请不起保姆,在德国,爷爷奶奶一般都不会帮忙带孙辈的,因此,只能选择做全职妈妈。
说到后面,何莉情绪激动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她说自己好后悔,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嫁去德国,现在也许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至少不会过得这么难。但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逻辑谬误叫做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我们也称之为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当何莉看到别人通过嫁给外国人而改变了人生时,她听到的都是被筛选出来的成功案例,但是她往往忽略了那些失败的案例,大多数人都争前恐后得去模仿“成功者”,但却不知道别人成功的背后有多少努力、勇气和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在生活中,总是有一类人既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又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
当我们真正走进别人的生活时才发现,别人的生活之所以那么美好,都是因为距离太远,我们根本看不清他们生活中的艰辛与苦难。
永远不要过“人别人羡慕”的生活,而要过“让自己舒服”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