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争,以史为鉴

从二战时期的轴心国VS盟国,以及冷战时期的苏联集团VS西方集团,每次全球两强相争,都是科技大发展时期,而最后总是科技水平更高的一方获胜。

如果我们认为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又一次科技大发展,而和以前一样,科技水平更高的一方会取得胜利。

平时工作一直在看各种资料,有两个地方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西方世界仍然是全球生活水平更高的地方,但是我们总体还是缺乏一个概念。最近看到了一个纪录片,名字叫《柏林》,当然片子的简介中说,有部分镜头是年拍摄的,片子是反映年柏林市的市容市貌以及柏林市民的生活。

在片子中出现了柏林市的主要标志性地点,包括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旧国家美术馆、博物馆、亚历山大广场、菩提树下大街、柏林动物园、高架铁路、万湖等。

开篇的画面便让人觉得有点震撼,因为如果把这个画面定格,然后让你猜测这是哪一年的话,如果不看那些旗帜,并忽略掉渣画质以及汽车的样式,并没有那么容易猜测出来——平整的水泥公路路面,以及川流不息的汽车。在下面的截图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二十辆汽车在行驶,两旁是标准的行道树,和今天的街道相比的话,仅仅是汽车的形态不一样。

下图的这个有轨电车,上面的电线,以及周围的欧式建筑,骑自行车的人,你说这是欧洲年的街道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在其他的画面可以看到,年的柏林交通,除了交警以外,已经开始出现红绿灯指挥,显见其交通自动化已经有相当的进展。

下图中我看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在河边的高架上行驶,查询了下,柏林在年地铁首条线路就通车了。

进一步查询了柏林地铁各条线路的通车时间,柏林在年的今天总共有10条地铁线路,这10条的线路的通车时间分别为:

年通车两条;

年和年通车共两条;

、、通车了三条;

年通车了一条。

到了这个视频拍摄的年,柏林市现在的十条地铁路线已经有八条通车了。

下图是当时柏林的一条普通街道,可以看出两旁的建筑已经是现代的建筑样式,街心是大片的草坪覆盖,仅仅从下图,普通人根本无法辨明这是年还是年。

下图可以看出,柏林市区修建的广场非常宽阔:

下图中是火车进站,可以看出铁道线非常密集,可见柏林铁路交通已经普及并且四通八达,而车站旁边也停了不少汽车,显见汽车保有量不低。

下图是柏林常见的露天酒吧,喝啤酒,喝咖啡,跳交谊舞,聊天并且晒太阳,这是今天不少中国人去欧洲旅游要体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以巴黎为代表,也是国内的小资生活方式的一种,但是在年的柏林,此种生活方式已经非常常见。

下图是柏林市的工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工地上能看到的工人数量并不多,而下图中的机器吊车在向一辆卡车倾倒石土,工程机械已经大量在基建中使用,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宣传片总是大量的人员在工地热火朝天地劳作有所不同。

下图为柏林市动物园的草坪、鲜花、游人和长椅,面貌和今天可以说完全没有区别。

下图为当时柏林市民在著名的万湖游玩和休闲,市民的衣着已经有了专门的泳衣,河边修筑的台阶和栏杆的样式已经和今天没什么两样了,河边游泳的游人人数众多。即使是从今天穿越到当时的万湖边去游泳,不会有任何穿越感。

注意下图中这个女子手里拿的是纸杯,在视频中她喝完水后很自然的把杯子捏扁。可见当时造纸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足可以供给普通市民纸杯饮水的需要,而她戴的眼镜是深色的,不知道是否是太阳镜。

万湖在柏林市的西南部,如下图红色所示,离市区这么远的地方也形成了休闲娱乐的地区,可见交通水平和各种配套设施均已经比较完善。

这样一个已经高度发达的城市,就要在数年后毁于战火,而大量的人在战争中死亡,不仅唏嘘。但这个视频中反映出来的年的柏林的现代化水平,还是让我受到了一些震撼。

在另外一个柏林年的彩色视频里面,此时盟军已经获得了作战胜利,下图是柏林市郊的公路和桥梁的画面,可以看出跟现在的公路和桥梁已经没有区别了。

看完了欧洲,我们再看下同时期的美国。

最为著名的即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之一《城市之光》,这个片子确实很赞,被认为是卓别林一生的巅峰之作之一,爱因斯坦也参加了这个电影的首映式。

年,美国电影学会在“AFI百年百大电影”榜单上把《城市之光》排在史上最伟大的美国电影第11位。年,影评人詹姆斯·艾吉将片中最后一个场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表演”。我看完之后,也觉得此片的结尾可以说是全片的高潮。

这个电影在年12月~年9月拍摄完毕,电影中的纽约已经高度繁华,下图是夏尔洛和卖花姑娘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车辆川流不息,地面和路旁的台阶整洁干净。

本片中的卖花姑娘是个贫民,和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在电影中她们家也是有一部留声机的,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兴趣。

实际上,年代的美国已经高度发展,下图是摄影师BereniceAbbott在年完成的由张摄影作品组成的《改变纽约》,拍摄的年代的美国纽约,可以看出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已经完成。

下图的英文可以看出这是个灰狗巴士总站,灰狗是公交公司的名字:

大约90年前,年代的德国和美国,其核心区域的繁华程度、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与今天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震撼代差。

如果一个当时的德国人或者美国人穿越到年的世界,他能感受到的最大震撼的日常用品是互联网和计算机,因为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他我们现在认为的现代生活用品,在二战前的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人的生活中都已经有了,例如电梯,电灯,电影院,汽车,公路,铁路,火车,沙发,电话,地铁,塑料,啤酒,咖啡,电力,工程机械,无线电报,轮船,摩天大楼,钢琴,报纸,泳衣,动物园,公园,草坪,报纸在当时都已经司空见惯。

只是形态有了变化,例如电影就是活动的影像,后来二战后有了晶体管电视,再后来是液晶显示,后来是OLED面板显示,只是活动影像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电影幕布投影的方式。

再比如电话从当年的座机变成了现在的无线通信的手机,不过也并不难理解,无非是固定变成了移动。

只有电脑和互联网,对于年代的德国和美国人来说理解稍微有点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欧美在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电力,钢铁,汽车,公路,电话,地铁,工程机械,无线电报,摩天大楼,报纸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像报纸开始大规模普及,背后是因为印刷技术进步,打印机和印刷机械大规模出现了,彻底摆脱了人工书写的方式。

在电影《兵临城下》里面,就出现了苏联工人使用印刷机大量印刷带有狙击英雄瓦西里照片的报纸的镜头,可见机器的出现和普及,才有了报纸的大规模发行。

科技的巨大发展迅速的反应到了产业上面,而最终体现到了人民生活水平上,正如上面柏林的女孩在万湖游玩时手里拿的喝水纸杯,这足可说明造纸工业的大发展,以至于成本已经低到普通人可以大规模使用。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有写越南修建高铁的例子。

越南政府在年首次提出修建高铁,当年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访问日本后,越日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越南高铁和北南高速公路工程的谅解备忘录。

而在四年后,越南国会在年6月19日否决了政府提出的高铁计划,其原因就是因为越南自己没有掌握高铁技术,导致只能从国外进口,其估算的南北高铁投资的每公里成本比中国的京沪高铁高出了几乎50%。

到了年春季越南的交通运输部再次提出讨论公里高铁计划。进入年7月之后,计划投资部公开表示反对该方案,主要就是因为投资成本太高——如果将设计速度从时速公里降至公里,成本可减少一半至2.9万亿日元左右。这条高铁即使按照交通运输部设想的计划修完,也要到年。

这是自身没有掌握技术,因此本国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的活生生的例子。

普通中国人要过上上面视频和电影里面年代德国和美国的生活水平,基本是在21世纪之后了。

别的不说,0年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大城市还没有地铁,深圳第一条地铁开通是4年。而在露天酒吧喝啤酒、聊天,在今天的深圳也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在关外工厂区,普工们基本还是会去大排档路边摊喝啤酒,环境比视频中还差点。

再以汽车为例,中国真正跨入汽车时代还是年之后,而美国在年的汽车产量,一年就生产了万辆,全国汽车保有量高达万辆。按照人口计算,25%的美国人拥有汽车,按照家庭计算美国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汽车。这个比例比年的中国都还要高。

直到年的今天,我们底层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无法让大多数人接受。

深圳在关外工厂外面,有大量的各种路边摊、小吃店,东西很便宜也很好吃,我刚来深圳的几年就经常去吃,比公司食堂的选择丰富很多。但是整个环境不敢恭维,在工厂的外面就是马路和荒地,地面平时就是灰,如果积水了就是地面污水横流,尤其是一下雨更是一脚的泥。

每当要到了晚上,就会有大量的大排档摊主,从大约一公里之外的城中村,推着餐食车往工厂这边步行进发,然后在工厂外面的空地自行占好位置,销售天南地北的各种食物。

我一度因为厌倦了工厂食堂一成不变的风味,经常晚上出来在这里寻觅美食,说实话味道是很不错的,但是同事们总体还是排斥这里。

后来被人提醒,说这些路边大排挡是夜晚临时在工厂旁的路边搭建,白天便会全部撤走,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这些店家在这里呆一个晚上直到凌晨一两点下夜班的人吃完饭,这七八个小时是如何洗碗,如何上厕所并且洗手的呢?后来在摊位面前特意注意了下,洗碗全部在一个水盆里或者一个水桶里,而里面的水会用一个晚上反复洗,摊主在野地上完厕所,干脆不洗手就开始做菜或者也在这水里涮两下。顿时惊醒这也太不卫生了,后来便去得少了,想起来顿时感觉当年年轻,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

时至今日,此种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之前回到以前上班的工厂门口,一个商场已经拔地而起,而所有的食肆已经进入到商场,开始了堂食化,比起以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总体环境而言依然不佳,依然难以找到环境有档次的奶茶店、咖啡店、果汁店。

想来是消费水平还未达到的缘故,以至于若有朋友或者客户到工厂来拜访,请吃饭必须开车到工厂数公里之外的大型购物中心,那里的环境才像是深圳。

我们回到本文。

在德国崛起逐渐成为欧洲的科学中心之后,和英美法等国家成为了竞争对手,双方爆发战争冲突只是时间问题了。要想获得战争胜利,必须在科技能力上压倒对方,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域是佼佼者之一,这也是其产生雄心的底气。

但是在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开始排挤和迫害犹太人、共产主义和反政府科学家,其中尤其是物理学家占据了绝对多数。

下图为从年开始从德国逃亡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的去向,去的人数越多箭头越粗,显而易见去英美两国的最多,这极大的加强了英美两国的物理学进展。

图片来源:GregStasiewicz

下图拍摄于年的柏林凯撒威廉学院,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不用说了,犹太裔的詹姆斯·弗兰克是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弗里茨·哈伯是一战中帮助德国制造出了化学武器的犹太科学家,被称为化学武器之父,他也是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和卡尔·博施合作开发哈伯-博施法(哈伯法),利用氢和空气中的氮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形成氨,使得人类可以人工合成氮肥用于农业生产,摆脱了必须依赖天然氮矿石的局面,导致全球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而丽泽迈特纳是当时知名的女性犹太物理学家,一生中获得了数十次诺贝尔奖提名。

另外是赫塔斯波纳HerthaSponer,她和LiseMeitner以及HedwigKohn三个人是德国首批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她其实不是犹太人,但是因为纳粹对女性科学家的偏见,因此在年后她也被免职,被迫离开了德国,之后辗转于年在美国杜克大学。

图片来源:AIPEmilioSegrè视觉档案馆,AristidV.Grosse收藏

从左到右:赫塔·斯波纳(HerthaSponer),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雨果·格罗特安(HugoGrotrian),英格丽·弗兰克(IngridFranck),威廉·韦斯特法尔(WilhelmWestphal),詹姆斯·弗兰克(JamesFranck),奥托·冯·拜耳(OttovonBayer),丽泽迈特纳(LiseMeitner),彼得·普林斯海姆(PeterPringsheim),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古斯塔夫·赫兹(GustavHertz)和奥托·哈恩(OttoHahn),照片中有一半人在年代被迫离开德国。

在30年代被迫离开德国的科学家中,除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伯以外,光是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就有三个:爱因斯坦、詹姆斯·弗兰克和薛定谔,说起来中国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理论物理大师彭桓武,是“新中国理论物理第一人“,当然如果当时杨振宁大佬回国了,就不是第一人了,另外一位位列23位元勋之一的功勋科学家周光召,也是彭桓武在北大的学生。

彭桓武年8月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就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所长就是薛定谔。下图就是彭桓武和薛定谔的合影,如果薛定谔没有从德国离开,那么彭桓武或许就遇不到薛定谔了。

除了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外,逃离德国的移民之后又出了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例如格哈德·赫兹伯格(GerhardHerzberg)在加拿大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而还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亚诺·彭齐亚斯(ArnoPenzias,年)、杰克·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年)和雷纳·魏斯(RainerWeiss,年)出生于战前德国,但童年时移居美国,还有迈克尔·科斯特列兹(MichaelKosterlitz)(年)是德国难民的儿子。

根据一项年的研究表明,30年代从德国被开除的物理学家人数占到了德国的15%,而他们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占到了所有德国物理学家的64%。

另外比较著名的是,三个匈牙利出生的犹太科学家,他们都在德国做科学研究,都由于纳粹的原因离开了德国到美国,这三个人是EdwardTeller(爱德华泰勒),EugeneWigner(维格纳,他在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LeoSzilard(西拉德)。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了德国在开发原子能方面的进展,并且认为德国会开发出原子弹,有必要警告美国也开始类似的计划。

他们商议后,由西拉德起草了信件,并且说服了和平主义的爱因斯坦,必须赶在德国人之前开发出原子弹。爱因斯坦在信件上签名,并且在年8月递交给罗斯福总统。由于爱因斯坦的巨大声望,促使罗斯福在当年底开启了曼哈顿计划。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可以在美国能源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