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海滨城市管小姑娘叫小嫚琴女石老人
山东省青岛市,简称“青”,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
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年6月9日至10日在青岛举行
●青岛十大“怪”
青岛第一怪:老区房顶红瓦盖。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对青岛前海一线风景的美丽概括,是青岛老城区历经百年而不变的城市风貌,凝聚着百年青岛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青岛第二怪:骑车没有走路快。共享单车进入青岛之前,在市区街头很难看到骑自行车的人,为啥呢?青岛的道路上下坡巨多,骑自行车有时还不如走路快。
青岛第三怪:大妈水里头套戴。青岛大妈发明的特殊头套FaceKini——脸基尼,早就火遍中国,享誉全球了。除了防晒防海蜇,脸基尼现在已经成为时尚元素之一。
青岛第四怪:啤酒装进塑料袋。外地人走在市井街巷中,不经意间会留心起当地人手中装有黄色液体的塑料袋,千万别惊讶,那只是青岛人下班路上顺手打的散啤而已。
青岛第五怪:明星大腕出得快。青岛“产出”的明星大腕,那是杠杠滴!电影明星黄晓明、黄渤、夏雨,乒乓球冠军张继科,当红“爱豆”宋茜、“wuli韬韬”……哪一个不是全国知名,粉丝无数?
青岛第六怪:波螺油子脚下踩。
青岛的“波螺油子”,犹如老北京的胡同、老上海的弄堂,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同时,也承载着诸多历史传承,见证城市的百年沧桑。
青岛第七怪:窗户外面鱼干晒。进入初冬时节,青岛老城区家家户户门口开始挂起腌制的风味鱼干,成为老城的一道特色风景。
青岛第八怪:管小姑娘叫小嫚。“小嫚”,是青岛人对女孩子的昵称,一般还要加上儿化音,听起来是mer。指年轻的小姑娘。例如:你看那个小嫚(儿)挺好的吧。
青岛第九怪:台东看壁画逛街。在青岛台东商业步行街两侧,21座商住楼6万余平方米的墙面上,全是色彩斑斓、造型生动的大型壁画,形成了独特的彩色画廊,这是全国最大的手工彩绘一条街。
青岛第十怪:东西南北分不开。青岛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路,以至于很多人在青岛分不清方向。
●小青岛与琴女
小青岛的传说:天上有位弹琴的仙女,看上了一位青年渔民,就从天上飞下来,与他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时,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倾吐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时用琴声,为远行的丈夫导航。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大为震怒,认为触犯天规,便派天兵天将下凡惩罚。琴女忠贞不渝,撞死在岛上。但是她的琴声时常在岛上萦绕,为船导航。后来人们便把这小岛叫“琴岛”了。
古老的神话故事凄美动听,感动着一代代艺术家,为纪念琴女,他们专门制做了琴女雕塑,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年,以琴女雕塑为原型设计的微缩版“琴女”被青岛市政府定为青岛的象征,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
小青岛,面积0.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原先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年,德国占领青岛后,称小青岛为“阿克那岛”,并在岛上建灯塔。塔高15米半,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德国人规定,进口的船只必须由海港领航员在“小青岛”上船,引导入港。
年,日军为了军事目的修筑了一条与陆地相连的长提,停泊船舰,从此“小青岛”成为青岛湾内的半岛。日本人将小青岛更名为“加藤岛”。
岛上原产一种稀有的百合,年被一批外国植物学家发现。在小青岛上发现百合呈黄色,间有紫色斑点,且浓香扑鼻,为百合中不可多见的上品,定名为“青岛百合”。现在岛上这种百合已经不多见,在崂山的幽谷里,夏季还能见到。
夜幕降临,灯塔发出的红光与栈桥的灯光在碧波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
●魂牵梦绕·青岛栈桥
栈桥建桥已逾百年。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驻扎青岛沿海。章高元每天早上有一个爱好,带着侍从在海边观海景听涛声,兴致高时还会驾起小船到水深的地方钓鱼。一天,章高元在深水处钓鱼,突然一阵大浪袭来,小船顿时翻了个底朝天,章高元和侍从都翻进了水中,幸好岸上士兵营救及时。
当天晚上,章高元梦见他在海中钓鱼时,船头有红光在闪,36对身穿红衣绿裙的俊俏仙女面对面排成两行,从深水中一直排到了海边礁石旁。接着,三十六对仙女的手臂一齐平伸出来握在一起,托着一匹又宽又长的绿绸子,搭起一道绸桥,一个身穿绿衣的仙童一手扶着他的一只胳膊,一手擎着一把金光闪闪的阳伞,把他接到绸桥上,一步三颠地扶他上岸。
章高元醒来后,立刻叫部下让画师画一张海桥图。把36对一字排开的两行仙女改成36对排列成两行的圆木桥桩,把绿色的宽长绸子改为涂上绿漆的桥板,把36对仙女的脖颈和头改为36对圆圆顶、齐腰高、涂红漆的栏杆。
章高元看了海桥图之后,以供应部队军需为名,命人在前海处日夜加班修起桥来,搭起一座长米左右、铁木结构的简易码头,这就是最初的栈桥。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德军又将栈桥向海面延伸到米。年,青岛大港码头建成,栈桥结束了作为码头的历史。年9月,市政当局重建栈桥,桥身延长至米,桥宽8米,桥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浇灌,水泥铺面。桥南端增建有一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增建回澜阁,阁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阁内为二层环形厅堂。
年、年,青岛市政府对栈桥进行了两次全面整修。整修后12对桥灯亭亭而立,整个桥体焕然一新。
●石老人与“女儿礁”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崂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礁”。(图/文凌云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