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绝望英军脚踏雷区进攻,德军基本打光,

年夏天,在英国首相的回忆录中,他形容二战进入了“至暗之时”。

在亚洲,日本侵略者入侵了东南亚,已经征服了菲律宾、缅甸、马来、法属印度地区、荷属东印度的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日军士气达到巅峰;在欧洲,纳粹德国未尝一败,东线德军势如破竹,俘虏了上百万苏军,“南方军群”即将进军高加索。

但就在轴心国全面胜利,仿佛要征服世界的时候,在不被盟军重视的北非战场,英国人正在组织一场对德军的反击,这就是“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在年10月爆发,英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对埃及阿拉曼地区的德意联军发起进攻,击垮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沙漠之狐”隆美尔此前在非洲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阿拉曼成为了他的“滑铁卢”,阿拉曼战败后他无力回天,坐视自己的“非洲军团”被盟军击垮。

德军在非洲独孤求败,为什么在阿拉曼战役却被打得无法还手呢?在阿拉曼战役结束仅几个月后,隆美尔就逃往罗马,德国非洲军团彻底灭亡,德军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一、英国的主场尊严

年6月,加查拉战役结束,英国再次战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占领了图布鲁克要塞。英国人再次撤退,从利比亚境内退到了埃及阿拉曼城到卡塔拉之间的防线。

凭借加查拉战役的胜利,隆美尔之名传遍欧洲,他被纳粹元首封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军人荣誉的顶峰。

德国“非洲军团”高歌猛进,在7月进攻英军“阿拉曼防线”,史称“第一次阿拉曼战役”。英军此时退无可退,在第8集团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才终于被死死拦下,英军甚至组织了反攻,但没能击退德军,双方开始在荒漠中打消耗战。

年8月,盟军和德国“非洲军团”在40多公里长的阿拉曼防线对峙,阿拉曼距离埃及首都开罗只有公里,开罗一旦失陷,会导致埃及局势的崩盘。

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给英国第8集团军下令:阿拉曼绝对不容有失。

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全面支援第8集团军,英军主场作战又有制海权,各种物资和补给源源不断从美国、印度、澳大利亚运来。到了年8月,英国第8集团军人数近20万,坦克、战机、火炮数量都超过,是德军的几倍。

而6月刚刚上任的蒙哥马利中将是主战派,他一改之前英军防守为主的战术,力图发起主动进攻,把德国人彻底赶出非洲。

蒙哥马利对自己的军队宣布:“失去阿拉曼,英国就会失去非洲,如果我们不能在阿拉曼胜利,就让我们死在这里。”

此时的盟军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德国人的后勤线基本完全被切断。地中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地盘,德军的运油船、运兵船甚至商船都无法通航。

也正是因为补给困难,德意“非洲军团”的10万大军在第一次阿拉曼战役进攻乏力,德军的坦克坏一辆少一辆,食物、淡水、油料都开始按量配给,并且不断减量。

二、“沙漠之狐”的困局

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深知自己的短板,在给纳粹元首的信中,他把当时的北非战役称为“不可持续的消耗战”。为了节约资源,德意联军士兵一天有时只能分到一杯水,大量士兵病倒。

隆美尔当时已经不再幻想“征服埃及”了,德军80%的空军都放在了苏联,缺少资源又没有支援的“非洲军团”能守住战线就是奇迹。

与此同时,隆美尔手下虽有多辆坦克,但其中多辆都是意大利军队的脆皮,德国货只有辆。

比水资源更紧张的是油料,“非洲军团”的油料已经不足以支撑装甲部队奔袭了,隆美尔不得不转攻为守,在阿拉曼防线前布置了上百万颗地雷,用地雷阵防御英军的可能攻击。

对此,隆美尔只能寄希望于德国A集团军群在高加索的攻势,A集团军翻过高加索进攻波斯,英国人自然会“伸手去捂住屁股”,非洲的压力就小了。

不过德军缺水少油,还是让隆美尔“压力山大”,士兵也在大太阳下苦熬,但他们的对手英军就舒服多了。

北非战争爆发的一年多以来英军一直是负多胜少,但是蒙哥马利此时胸有成竹。他仔细研究了德军的布防,决定用一招“声东击西”的战术,用隆美尔去年“昔兰尼加战役”使用的模型坦克来迷惑德军。

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南部布置了大量充气橡胶坦克和大炮,这些装备外形十分还原,成功迷惑了隆美尔,使其认为盟军的主攻方向在南部。

于是,隆美尔把德国装甲师布置在南线,蒙哥马利却把大部队集结在阿拉曼北部。他准备用步兵趟过雷区阻击德军前锋,然后让工兵带着装甲兵杀入地雷区,突击德意联军。

年8月30日,德军最后一搏,再次进攻阿拉曼,结果再遭失败,进攻势头彻底被英军打垮。

与此同时,英国士兵在战场上发现,德军使用的补给箱居然都写着英文,是缴获英军的物资。第8集团军参谋部分析德军已经快弹尽粮绝,蒙哥马利立即部署反击。

三、阿拉曼战役:战争没有奇迹

年10月23日,英军准备完毕,盟军开始进攻阿拉曼北部的地雷区,门大炮在夜间轰炸了德军阵地,紧接着就是轻步兵趟过雷区进攻。因为德军的地雷大多数是反坦克地雷,步兵踩上去不会触发,所以该行动得名为“轻足行动”。

恰在此时,隆美尔正在欧洲“养病”,结果接替他的释登姆将军在前线暴死,“沙漠之狐”这才从欧洲飞回来接手这个烂摊子。

10月25日,隆美尔来到阿拉曼前线,面对德军的处境,这位元帅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德军大批士兵因为营养不良和过劳而生病,意大利人伤亡惨重,军心涣散。而更严重的是,整个德意联军的燃油只能维持3天,这些油用完后,所有坦克都得趴窝,10万大军只能靠双脚在沙漠里赶路。

此外,德意非洲军团在开战第一天就遭到了盟军空军多架次的空袭,而德国空军对阿拉曼毫无支援,只有斯图卡轰炸机在艰苦战斗。

英国空军空袭之后,英军在北部疯狂进攻,于10月28日打穿德军防线,德军付出0多人的伤亡,隆美尔不得不牺牲宝贵的油料,把南部的坦克部队调往北部。在德军放松阿拉曼南部防御后,蒙哥马利立即在德军南部防线展开“增压行动”,再让坦克部队前压,德军防线在11月初全线崩溃。

截止11月2日,盟军和德军还在进行激烈的拉锯战,但德国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意大利里特瑞奥装甲师几乎被打光,轴心国战前的辆坦克只剩下30多辆。

意大利军队则再次遭到灭顶之灾,8个师打光,德国也损失了4个师,轴心国军队3万人被俘,伤亡2万多人,其中阵亡近0人。

虽然盟军也付出了2万人的伤亡以及辆坦克的代价,但是此时美国的援助源源不断,光第8集团军接收的美国M3、M4坦克就接近辆。

11月4日,隆美尔对战局彻底绝望,他电告纳粹元首:“北非战争已经失败,我已无法坚持,也无法让我的部队坚持,如果再继续战斗,他们就会起来反对我。”

之后,隆美尔指挥德意残军开始撤退,非洲军团丢掉了几乎所有的武器和辎重,轻装撤退。

11月6日,阿兰曼地区天降大雨,英军的装甲部队陷入泥潭中无法动弹,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宣告完结。

阿拉曼战役的胜负在军事史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说蒙哥马利得到了“不体面的胜利”,而隆美尔更是“虽败犹荣”。毕竟,英军的人数以及坦克、战机都是德军的一倍,而且完全切断了德国人的后勤补给,但是仍然打出了1:1的伤亡战绩,实在算不上是“大捷”。

作为几万人伤亡的小战役,阿拉曼战役的规模在当时的欧洲小得不值一提。但是放在全世界来看,北非战场局势扭转对二战居功至伟。在阿拉曼战役胜利后,德国非洲军团一泻千里,更导致意大利彻底失去战斗意志,“非洲军团”在年举手投降,盟军占领了北非。

盟军以此为立足点,开始北渡地中海进攻意大利,使得意大利法西斯在年投降,轴心国由此开始瓦解。因为巨大的战略意义,阿拉曼、瓜岛、斯大林格勒三大战役被称为“二战反攻号角”,英国也因为此战得到了盟军内部的尊重。

正如阿拉曼战役结束后,丘吉尔的评价:“在此战前,我们屡战屡败,在此战后,我们战无不胜!”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1、《阿拉曼战役扭转北非战场格局》,周斌2、《黄沙漫卷北非——阿拉曼战役》,闻立欣3、《德军将领点评阿拉曼战役》,西格弗里德.韦斯特法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3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