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盛产诗人和哲人的民族,为什么能成为世
文:隐梦尤
德国作为二战的主要“肇事者”,从战争的废墟中走来,几十年间恢复成人文、经济、工业大国,回炉重造的功力着实让世人瞩目。
在德国,老东西、老建筑、老手艺会流传成经典;普通民居一百二十年不倒;纽扣的寿命比婚姻长。在德国,闻名世界的保时捷跑车几乎都是手工生产的,德国的高速公路,即使起降波音客机也没问题。
我不禁想问,为什么是德国?叶克飞《德国的细节》里从文化、环境、工业、生活、基础设施、教育等方方面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也许,那也正是德国之于世界的意义。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理解是,德国和德国民众都是朴素赤诚,以人为本的。
匠人精神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虽然没有去过德国,但是对德国“精益求精”的名声早有耳闻。在叶克飞《德国的细节》里有对德国工业的观察,大到飞机、汽车,小到一把刀、一支铅笔,其生产过程都深深刻上了德国式精致。全社会各行各业对工业的敬畏成就了“德国制造”。
以日默瓦旅行箱为例,它最大的卖点是材质。每个日默瓦箱包由多个零部件经过90道工序组装完成,大多数采用手工完成。这种细致的服务精神不产出好的产品都难。
优秀的公民素质和公共意识
如果你在德国街区走一走,常可见一个很像电话亭的小亭子,这便是德国社区免费借书亭,专门放置二手书。人们可以将闲置书放在这里供他人阅读,借阅和归还全靠自觉。根据叶克飞记述,德国公共图书馆是最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
也许是这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使德国人的公共意识凝聚力很强。在德国,即使是你自己的房子也不能随意涂刷颜色,而要和周围建筑遵循颜色搭配;德国维尔茨堡、特里贝格市等城市设有专门的女性停车位,体贴入微,也没有男性司机胡乱占用;地铁不检票,但没有人逃票;大城小镇,随处可见“MayIhelpyou?”,慕尼黑人英语水平最高,上到七旬老太,下至滑板少年,都能说一口流利英文为人热情指路。
社会运作体系及工具高度完善
在叶克飞《德国的细节》里着重记述了德国的交通。哪里有人烟,路网就铺到哪里,即使住在孤零零山上,政府也会把柏油路修到你家门口。德国人的严谨、诚信,守规矩深入高速公路建设的每个细节。比如,用“路权”概念约束司机,而不是红绿灯;车、道、人都达标后,62%的高速路段不限速,全部是建议速度;再比如,高速路上不设置广告牌,以免司机分心等等
在社保体系中,德国也有人性化的税收和补贴。养小不养老,老了有补贴,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拨打全国统一急诊医生电话,可以联系到值班医生,每天都会有更新,在这些细碎的社会运作上,有不少我们可以借鉴的细节。
生活细节简约、质朴、务实
在我们国内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在大多数人看来,买二手货可不是什么好事,加之产品换代快,家里会有很多淘汰的旧物,或者直接丢弃。在叶克飞笔下,德国人对二手货的狂热令人惊诧。经济上普遍不算吃力的德国人,热衷二手货更多出于务实态度和环保精神,二手买卖的跳蚤市场极多。
德国人的日常穿着也透出从骨子里的简约古朴,对穿戴的时髦与否一点也不热衷,生活陈设也以简单的老物件居多,别具传承的魅力。德国的周日是家庭日,商场不营业,再联系到没有什么能阻止德国人回家吃饭的习惯,不免感叹,生活态度似乎真的很细节不浮夸呢。
见微知著,从细节里透露出很强的人文精神。我们从不提倡崇洋媚外,但是我们中国也有句老话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社会背景和民族传统有何差异,相通不变的大概永远是让民众生活得更好,让社会更加和谐富足。人总是那个根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55.html